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17274综合测评答案及解析
TUhjnbcbe - 2021/7/11 2:34:00

1.10个月女婴,因面色不好就医,查Hbg/L,为了明确该婴是否有体内贮铁减少,最

重要的实验检查是

A.血清叶酸量测定

B.血清铁测定

C.总铁结合力测定

D.铗蛋白测定

E.铁饱和度

1.参考答案:D

解析:血清铁蛋白可较敏感地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在缺铁的ID期即已降低,IDE和IDA期降低更明显。

2.缺铁性贫血早期最可靠的依据是

A.血清铁减少

B.血清铁蛋白降低

C.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D.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E.红细胞内原口p啉增高

2.参考答案:B

解析:缺铁通常经过三个阶段才发生贫血:铁减少期(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和缺铁性贫血期(IDA)。血清铁蛋白值可较敏感地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在缺铁的ID期即已降低,IDE期和IDA期降低更明显,因而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早期的教感指标,选B正确。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三项检查反映血浆中铁含量,通常在缺铁的IDA期才出现异常,选ACD不正确。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是缺铁IDE期的典型表现,选E不正确。

3.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是

A.缺乏VitB12

B.缺乏VitB6

C.缺乏VitB1

D.缺乏乙酸

E.缺乏草酸

3.参考答案:A

解析: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是缺乏VitB12。

4.婴儿诊断为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不正确的治疗是

A.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片

B.明确诊断后立即治疗

C.供给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D.需加用碘剂治疗

E.需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4.参考答案:D

解析: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都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素治疗,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答案A正确。明确诊断后应立即治疗,所以答案B正确。同时应供给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答案C正确。并不是所有的甲减都需要碘剂治疗,只有缺碘性的需要补充碘剂,所以答案D错误。同时应补给充足的蛋白质,所以答案E正确。所以本题答案选D。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早出现的骨骼改变是

A.方颅

B.肋骨串珠

C.肋膈沟

D.鸡胸或漏斗胸

E.颅骨软化

5.参考答案:E

解析:佝偻病骨骼改变最早——颅骨软化。

6.5个月小儿有颅骨软化,正确的诊断是

A.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

B.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

C.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恢复期

D.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

E.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初期

6.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佝偻病各期特点,初期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激期以骨骼改变为主。3-6介月颅骨软化为骨骼改变最早的表现。8-9个月方颅。1岁胸骨畸形。恢复期症状消失,X线示钙化带重新出现,后遗症期症状消失,遗留骨畸形,故选B。

7.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9~10个月婴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颅骨软化

B.肋骨串珠

C.方颅

D.鸡胸

E.肋膈沟

7.参考答案:C

解析:颅骨软化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胸部的变化包括肋骨串珠、鸡胸及肋膈沟,多出现于1岁左右的婴儿,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的婴儿,选项A、B.答案:D.答案:E均不正确,故选C。

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由骨样组织增

生所致的骨骼改变为

A.方颅

B.肋膈沟(赫氏沟)

C.鸡胸或漏斗胸

D.“O”形腿或“X”形腿

E.脊椎后突或侧弯

8.参考答案:A

解析:肋膈沟(赫氏沟)是由于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牵拉而内陷形成。鸡胸或漏斗胸是由于肋骨骺部内陷而致胸骨向前突出或向内凹陷而形成。“0”形腿或“X”形腿是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引起,脊椎后突或侧弯是由于韧带松弛引起。方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由骨样组织增生所引起,故选A。

9.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累及的部位是

A.四肢

B.臀部

C.腹部

D.胸部

E.面颊部

9.参考答案:C

解析:皮下脂肪层消耗的顺序首先是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

10.此患儿目前最可能的主要诊断应是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营养不良

D.婴幼/JL腹泻

E.心功能不全

10.参考答案:C

解析: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常有喂养不当的病史,有消瘦,皮下脂肪减少,肌张力降低,心率缓慢、心音低钝等症状,故选Co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皮肤黏膜苍白,肝脾肿大,心率增快的症状,选项A不正确。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婴幼儿腹泻和心功能不全者常无未及时添加辅食的病史,选项B、D、

E不正确。

11.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小儿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身高低于正常

B.皮下脂肪消失

C.体重不增

D.体重减轻

E.肌张力低下

11.参考答案:C

解析: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小儿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体重不增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和肌肉逐渐减少或消失。故选C。

12.左侧卵巢静脉一般汇入

A.髂总静脉

B.髂内静脉

C.髂外静脉

D.左肾静脉

E.腹主静脉

12.参考答案:D

解析: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管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阴部内动脉。各部位的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卵巢的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左侧卵巢静脉回流至左侧肾静脉,故左侧盆腔静脉曲张较多见。故本题应选D。

13.子宫动脉来自

A.腹主动脉

B.髂总动脉

C.髂内动脉

D.髂外动脉

E.肾动脉

13.参考答案:C

解析: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腹下动脉)前干的分支,在腹膜后沿骨盆侧壁向下向前行,经阔韧带基底部、宫旁组织到达子宫外侧,于约距宫颈内口水平2cm处横跨输尿管而达子宫侧缘,又于阴道上宫颈部分为上、下两支。从题干我们就可以直接找到正确答案。

14.外阴部外伤后最易发生血肿的部位是

A.阴阜

B.阴蒂

C.大阴唇

D.小阴唇

E.会阴部

14.参考答案:C

解析:根据解剖学特点,女性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及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正确答案分析:根据女性外阴解剖学特点,大阴唇为外阴两侧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其前接阴阜,后达会阴。女性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及神经,局部外伤外阴容易引起血肿。备选答案分析:其他部位不容易引起血肿。需要掌握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阴阜阴蒂的解剖特点。

15.关于女性外生殖器的解剖,不正确的是

A.阴阜皮下有丰富的脂肪组织

B.大阴唇富含神经末梢

C.小阴唇为一对纵形黏膜皱襞,表面湿润

D.阴蒂为小阴唇前端的海绵体组织

E.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

15.参考答案:B

解析:女性外生殖器的解剖特点:阴阜位于耻骨联合前面,皮下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大阴唇为外阴两侧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其前接阴阜,后达会阴。大阴唇皮下富含脂肪组织和静脉丛等,局部受伤后易形成血肿;小阴唇位于大阴唇内侧,为一对纵形皮肤皱襞,表面湿润,酷似黏膜,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故极敏感;阴蒂位于小阴唇前端,为海绵体组织,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极为敏感;阴道前庭为两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前庭的前方有尿道口,后方有阴道口。这道题考的是外生殖器各部位的解剖特点。

正确答案分析:大阴唇皮下富含脂肪组织和静脉丛,局部受伤后易形成血肿。

备选答案分析:根据题干分析这四项都为正确的。需要掌握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阴阜阴蒂的解剖特点。

思路扩展:由这一题我们了解到出题老师思路:女性外生殖器各部位解剖特点是重点。出题也可以变换题干和选项。

16.关于子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年女子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4~5cm

B.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为子宫峡部

C.幼年时宫体和宫颈的比例是2:1

D.子宫峡部上端是组织学内口

E.子宫峡部下端为解剖学内口

16.参考答案:B

解析:成年女子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故A不正确。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为子宫峡部,故B正确。幼年时宫体和宫颈的比例是1:2,成年妇女2:1,老年人为1.1,故C不正确。子宫峡部上端是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故D、E不正确。

17.欲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断的韧带是

A.圆韧带

B.卵巢固有韧带

C.卵巢悬韧带

D.阔韧带

E.主韧带

17参考答案:B

解析: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称卵巢固有韧带。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由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至大盆壁而成,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阔韧带分为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内2/3部包裹输卵管,外1/3部移行为卵巢悬韧带。圆韧带起于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侧的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伸展达两侧骨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管终于大阴唇前端,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作用。在阔韧带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起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故B正确。

18.关于排卵,正确的是

A.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B.妇女自青春期开始周期性规律排卵

C.在FSH作用下*体形成

D.每1个月经周期,每个卵巢排出一个卵子

E.卵巢排出卵子直接进入输卵管

18.参考答案:A

解析: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选项A正确。妇女自性成熟期开始周期性排卵,选项B不正确。在LH作用下*体形成,选项C不正确。每1个月经周期,将有一个卵子排出,卵子可有两侧卵巢轮流排出,也可由一例卵巢连续排出,选项D不正确。卵巢排出卵子后,经输卵管伞部捡拾、输卵管壁蠕动以及输卵管黏膜纤毛等协同作用进入输卵管,选项E不正确。

19.月经周期长短取决于

A.*体退化为白体时间

B.白体寿命长短

C.增生期长短

D.分泌期长短

E.月经期长短

19.参考答案:C

解析: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增生期。

20.受卵巢激素影响,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脱落的是

A.全层

B.表面2/3层

C.表面1/2层

D.表面1/4层

E.表面1/3层

20.参考答案:B

解析: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靠近子宫肌层,占内膜的1/3,不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月经期不脱落;功能层由基底层再生而来,占内膜的2/3,受卵巢性激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变化。故本题应选B。

21.属于孕激素生理作用的是

A.使子宫内膜增生

B.促卵泡发育

C.使乳腺管增生

D.促进钠与水的潴留

E.排卵后使基础体温上升0.3℃~0.5℃

21.参考答案:E

解析:孕激素抑制子宫肌层收缩,降低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利于受精卵在宫腔内的生长发育;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利于受精卵着床;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调节孕卵运行:使宫颈口闭合,抑制宫颈黏液分泌,使宫颈黏液减少、变黏稠,拉丝度减少,镜下可见椭圆体状结晶,不利于精子穿透;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角化细胞减少;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使乳腺腺泡发育,大量孕激素抑制乳汁分泌;孕激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升高0.3℃-0.5℃,对下丘脑可产生负反馈作用等。故答案是E。

22.有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阐述,正确的是

A.是甾体激素

B.由子宫蜕膜细胞产生

C.其分泌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

D.尿中浓度随妊娠月份而增加

E.与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合用可诱发排卵

22.参考答案:E

解析:hCG与尿促性腺素合用能诱发排卵,故E正确。hCG足蛋白激素,A不正确。它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B不正确。hCG于妊娠早期分泌量增加很快,约2日增长一倍,至妊娠8-10周达到高峰,持续10日左右迅速下降,至妊娠中晚期仅为峰值的10%,持续到分娩,并且不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故C、D不正确。

23.月经周期规则,末次月经第一日是年4月18日,推算预产期应是

A.年1月22日

B.年1月23日

C.年1月24日

D.年1月25日

E.年1月27日

23.参考答案:D

解析:孕妇预产期的计算公式为月经周期规律的孕妇的末次月经的月份加9或减3,日期加70该孕妇的末次月经为年4月18日,她的预产期应为年4-3=1月,18+7=25日,所以预产期应为年1月25日,本题应选D。

24.符合中度昏迷表现的是

A.对光反射存在

B.角膜反射存在

C.眼球无转动

D.肌肉松弛

E.深反射消失

24.参考答案:C

解析:中度昏迷表现为对重度疼痛刺激可有反应,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出现轻度变化。此题出题不严谨,最佳选项为Co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25.皮质运动中枢损害后的肢体瘫痪表现为

A.对侧肢体的中枢性瘫痪

B.对侧单个胺体的中枢性瘫痪

C.对侧单个肢体的周围性瘫痪

D.四肢的中枢性瘫痪

E.对侧肢体几个肌群的周围性瘫痪

25.参考答案:B

解析: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亦称痉挛性瘫痪或中枢性瘫痪。因皮质运动区呈一条长带,故局限性病变时可出现一个肢体的中枢性瘫痪。皮质脊髓束经中脑大脑脚中3/5,脑桥基底部,在延髓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前角,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故本题选B。

26.右侧内囊后肢(后脚)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A.嗅觉丧失

B.同侧肢体麻痹和半身躯体感觉丧失

C.双眼左侧半视野偏盲

D.对侧半身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存在

E.右耳听觉丧失

26.参考答案:C

解析:内囊后肢受损,可出现三偏征——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障碍)。偏盲。

27.患者男,25岁.不慎被汽车撞伤,当时昏迷,醒后感觉四肢麻木无力.查体:神清,四肢

中枢性瘫,颈4以下的深浅感觉障碍,受损部位可能是:

A.颈膨大

B.腰骶膨大

C.胸髓

D.颈膨大以上颈髓

E.脑挫裂伤

27.参考答案:D

解析:属于以理解记忆为主的考题,主要考核点是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试题中明确指出患者四肢中枢性瘫,C4以下深感觉障碍,那么损伤一定在C4水平以上,得出正确答案D并不困难。颈膨大(C5-T2)水平损伤时,双上肢呈周围性瘫,双下肢呈中枢性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障碍,与病例所提示体征明显不符,因此A为错误答案。其余答案为明显错误。

28.肌张力障碍的临床表现是一组肌群的

A.伸肌和屈肌张力呈增强

B.伸肌和屈肌张力呈断续停顿样增强

C.低张力伴无目的、急速多变的不自主动作

D.促动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出现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

E.促动和拮抗肌协调收缩,出现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

28.参考答案:D

解析: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当肌张力出现障碍时,由于促动和拮抗肌不协调收缩,会出现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肌张力降低时,肌肉松弛,被动活动时的阻力减小,关节活动的范围增大;肌张力增高时,肌肉较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可以表现为折刀样、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故选D。

29.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

A.小脑蚓部

B.右侧小脑半球

C.左侧小脑半球

D.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E.右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29.参考答案:B

解析:当一侧小脑半球病变时,表现为同侧的肢体共济失调,即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不稳定,轮替动作差、辨距不良。患者表现为右侧障碍,故B正确而C错误。患者无眩晕和听力障碍,所以前庭神经核波有受到损害,D、E不正确。小脑蚓部病变时,出现躯干的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步幅加宽、左右摇摆、步态蹒跚,称“醉汉样步态”,故A不正确。

30.某病人因外伤致使脊髓腰第1节段右侧半横断,损伤平面以下会出现

A.右侧痛温觉丧失

B.右侧粗触觉丧失

C.左侧本体感觉丧失

D.右侧本体感觉丧失

E.左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

30.参考答案:D

解析:浅感觉为皮肤、黏膜感觉,如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深感觉是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脊髓半切综合征主要特点是: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31.在上运动神经元和感觉完好情况下,右上腹壁反射消失提示

A.右侧胸髓3~4节段病损

B.右侧胸髓5~6节段病损

C.右侧胸髓7~8节段病损

D.右侧胸髓9~10节段病损

E.右侧胸髓11~12节段病损

31.参考答案:C

解析:腹壁反射,就是人平卧位,屈膝,用硬物分别在上腹、中腹、下腹滑动,会看到局部腹肌收缩。对有颅内病变的患者比如说偏瘫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病损,会发生一例反射减弱或者消失。腹壁反射的临床意义: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病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单侧反射消失见于单侧锥体束病损,双侧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急性腹膜炎或腹壁过于松弛者。故本题答案为C。

32.腰椎穿刺的常规部位是

A.第2~3腰椎棘突间隙

B.第1~2腰椎棘突间隙

C.第3~4腰椎棘突间隙

D.第4一5腰椎棘突间隙

E.以上均为常规穿刺部位

32.参考答案:C

解析:腰椎穿刺的常规部位首选第3-4腰稚棘突间隙。因为此处间隙较宽,是脊髓马尾部位,便于穿刺成功,也不会伤及脊髓,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棘突间隙进行。

33.正常人脑脊液中糖的最低含量为

A.4.0mmol/L

B.3.5mmol/L

C.3.0mmol/L

D.2.5mmol/L

E.2.0mmol/L

33.参考答案:D

解析:脑脊液压力正常为80~l80rrrffrH20,大于J:llfflH20为颅内压增高,小于70rrrffiH20为降低;细胞数正常为(0~5)×l06/L,蛋白质,腰穿0.15~0.45g/L(15~45mg/dL,),脑池液0.1~0.25g/L,脑室液0.05~0.15g/L;糖正常值为2.5~4.4mmol/L(50~75mg/dL);氯化物~mmol/Lo故本题答案选D。

34.患者男,70岁.左侧下颌部阵发性抽搐剧痛3天,不能吃饭,查体:双额纹对称,闭目有力,面部感觉对称存在.诊断

A.右面神经麻痹

B.偏头痛

C.左三叉神经痛

D.右三叉神经痛

E.左面神经麻痹

34.参考答案:C

解析:据患者典型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痛,查体无阳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患者为左三叉神经痛。

35.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肢体对称性麻木

B.肢体对称性无力

C.发作性肢体无力

D.发作性肢体麻木

E.双侧眼外肌瘫痪

35.参考答案:B

解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为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肢体对称性弛缓性瘫痪,通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常较远端明显,多于数1至2周达到高峰。感觉主诉通常不如运动症状明显,但较常见,震动觉和关节运动觉不受累。少数病例可出现Kemig往、Lasegue征等脑膜刺激征。少数患者出现脑神经麻痹,可为首发症状,常见双侧面神经瘫痪,其次为球麻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较明显。故本题答案选B。

36.以下哪项不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常用治疗措施

A.糖皮质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血浆交换

D.维生素B族

E.肢体功能锻炼

36.参考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发病机制是自身免疫参与的外周神经脱髓鞘性疾病,因此治疗上以免疫抑制治疗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等,此外可以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病程恢复期的肢体功能锻炼也很重要,而甲状腺激素对本病的作用不大,故本题选B。

37.成年男性.3个月来双下肢无力、麻木逐渐加重,背后疼痛且咳嗽时加剧.查体:左半侧T8以下痛、温觉消失,右下肢肌力3级,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下肢足趾振动觉、位置觉消失.该脊髓损害为

A.脊髓后角损害

B.脊髓横贯性损害

C.Brown-Sequard练合征

D.脊神经根损害

E.脊髓后索和侧索联合损害

37.参考答案:C

解析:患者中年男性,双下肢无力、麻木慢性进行性加重,腹内压增高时疼痛加剧,传导束性痛温觉障碍(左侧T8以下),单侧锥体束征(右下肢肌力3级,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下肢足趾深感觉障碍。首先定位:脊髓右侧T6-T8的后索、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定性:患者有明显的根性痛,有传导束性感觉障碍,脊髓半切综合征表现(Brown-Sequard综合征),无括约肌功能障碍,髓外肿瘤可触性大。

38.患者,男,25岁.双下肢乏力伴尿潴留10天就诊.查体:双下肢肌力III级,脐以下感觉

缺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脊髓炎

B.周期性麻痹

C.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D.亚急性联合变性

E.脊髓压迫症

38.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患者系青年男性,急性起病,表现有截瘫,存在感觉平面,以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典型的急性脊髓炎的表现,故本题选Ao周期性麻痹也多见于青年男性,但只有运动受累,且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故不选B;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是上行性进行性弛缓性瘫痪,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但感觉受累一般表现为主观感觉刺痛感等,呈手套一袜套样改变,客观检查多无感觉障碍,由于系外周神经脱髓鞘病变,不会有感觉平面,故不选C;亚急性联合变性常并发恶性贫血,该病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主要表现为锥体束损害及深感觉障碍,后期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该患者急性起病,起病即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和浅感觉障碍,不支持该疾病,故不选D;脊髓压迫症一般缓慢发展,如由髓外病变引起,多有明显根性疼痛,该患者不支持,若由髓内病变起因,感觉障碍多自上向下发展,运劫障碍出现晚而轻,该患者也不支持,故不选E。

39.巨大帽状腱膜下血肿处理原则

A.热敷

B.冷敷

C.预防感染

D.抽吸后加压包扎

E.切开引流

39.参考答案:D

解析:帽状腱膜下血肿发生于头颅的帽状腱膜和骨膜之间,固有小动脉损伤,出血扩散,出血量大,头皮肿胀可扩展至前额和颈背部,前囟扪不清,肿胀皮肤呈紫色,压之凹陷,柔软,出血多可导致贫血或出血性休克致死亡。巨大血肿需要抽吸,局部加压包扎有利于防治血肿扩大。故选D。

40.处理头部创伤时,必须遵循的外科原则

A.头皮下出血点必须一一结扎

B.尽量切除可能污染的头皮创缘组织

C.伤口一律全层缝合

D.大块的头皮缺损只能留作二期处理

E.清创术应争取在8小时内进行,一般不得超过24小时

40.参考答案:E

解析:外伤后头皮下出血点根据出血量的大小可采取结扎、电凝和压迫等止血方法;可能污染的头皮创缘组织必须彻底清创,不必全部切除,只有对严重挫伤组织可尽量切除;外伤后根据伤口大小可采取全层或分层缝合;对于大块的头皮缺损可一期血管吻合,对于不能进行血管吻合的可二期处理。

41.患者,男性.车祸伤及头部,伤后出现左侧鼻唇沟变浅,鼻出血,左耳听力下降,左外耳

道流出淡血性液体.诊断首先考虑

A.颅前窝骨折

B.颅中窝骨折

C.颅后窝骨折

D.左颞骨骨折

E.脑震荡

41.参考答案:B

解析:颅中窝骨折的临床表现有:①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骨折累及蝶骨,脑脊液经蝶窦由鼻孔流出;②脑脊液耳漏及面听神经损伤骨折累及颞骨岩部,脑膜、骨膜及鼓膜均破裂,脑脊液经中耳由外耳道流出。若鼓膜未破裂,脑脊液经咽鼓管流往鼻咽部,可误认为脑脊液鼻漏;③垂体或第II、Ⅲ、Ⅳ、V、Ⅵ脑神经损伤骨折累及蝶骨和颞骨的内侧部;④海绵窦症状骨折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造成动静脉瘘的形成而出现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柰音;⑤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破裂孔处及颈内动脉管处破裂。

42.男,28岁.头部外伤,当即昏迷约3小时,醒后出现头痛、呕吐,右耳道流血性液体,诊

断应为

A.脑震荡、颅前窝骨折

B.脑挫伤、颅中窝骨折

C.脑震荡、颅后窝骨折

D.脑挫伤、颅前窝骨折

E.脑震荡、颅中窝骨折

42.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伤后当即昏迷3小时,可除外脑震荡,再根据耳道流血性液体可确定为颅中窝骨折。本题属于理解记忆与临床诊断相结合的试题,主要考核点是头外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由伤后右耳道流出血性液体应想到病人出现脑脊液耳漏,而这一表现是颅中窝骨折的特点,那么正确答案非B即E。试题中给出患者伤后昏迷长达3小时,而一般脑震荡的昏迷时间多为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因此,不考虑脑震荡,而应诊断为脑挫伤,正确答案应为B。

43.女,16岁.脑外伤后,双眼睑皮下及球结膜下出血,鼻腔流出血性脑脊液,临床诊断最大

可能是

A.颅顶骨凹陷性骨折

B.颅底前窝骨折

C.颅底中窝骨折

D.颅底后窝骨折

E.鼻骨骨折

43.参考答案:B

解析:根据试题中给出的脑脊液鼻漏,可以想到正确答案可能是颅底前窝(B)或颅底中凹骨折(C),题中所示的双眼睑皮下及球结膜下出血则为颅底前窝骨折的特征性体征。

44.颅脑对冲伤最常见的部位

A.枕叶

B.额颞叶

C.小脑

D.顶叶

E.脑干

44.参考答案:B

解析:颅脑对冲伤最常见的部位是额颞叶。

45.建筑工人由高空坠落,左枕着地,伤后幽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逐渐散大,诊断

应首先考虑

A.左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B.右枕部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C.右侧额颞极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

D.左侧额颞部脑挫裂伤

E.小脑血肿

45.参考答案:C

解析:患者左枕着地,其对侧冲击伤考虑为右额颞极挫裂伤,进而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右侧瞳孔散大属硬脑膜下血肿的典型表现。故答案选C。

46.消*是消灭、清除停留在环境中的

A.细菌

B.芽胞

C.细菌+病*

D.病原体

E.微生物

46.参考答案:D

解析:消*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因此本题最恰当的选项应为D。

47.手术病人从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是为了

A.减少术后感染

B.防止术后腹胀

C.防止吻合口瘘

D.防止术后伤口裂开

E.防止麻醉或手术中呕吐

47.参考答案:E

解析:腹部手术多为胃肠道手术,为防止麻醉或术中呕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防止术后腹胀,一般术前需行胃肠道准备,包括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故应选E。

48.多器官疾病术前准备不正确的是

A.心力衰竭需控制3~4周

B.经常发作哮喘的病人,术前可口服地塞米松

C.肝功能严重损害的病人,一般不宜实行任何手术

D.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在有效的透析疗法支持下,可耐受手术

E.糖尿病病人术前血糖应控制到正常

48.参考答案:E

解析:糖尿病病人术前血糖不必控制到正常。

49.下列各种引流管,不正确的处理是

A.要注意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

B.详细记录引流液的色泽和容量

C.留置胆管内的“T”形管可在术后1周拔除

D.胃肠功能恢复后可将胃肠减压管除去

E.腹腔烟卷引流一般在术后24~72小时拔除

49.参考答案:C

解析:首先妥明显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其次明白放置的方法和部位,及引流管的观察内容。“T”形管是放置在胆管内,引流管的长臂通过腹腔由腹壁引出,在腹壁与胆管之间,有一段引流管是游离的,需要有纤维素包绕管壁,在腹壁与胆管之间形成一纤维管道,大约需2周以上,拔除T管时,形成的纤维管道可将胆汁引至腹壁外,如果拔管过早,纤维管道尚未形成,会使胆汁流入腹腔,发生腹膜炎。

50.腹部手术后能进食的主要依据是

A.胃管抽出澄清胃液

B.病人已下床活动

C.病人有明显饥饿感

D.肠鸣音增强

E.肛门排气后

50.参考答案:E

解析:腹部手术后能进食的主要依据为肛门排气后。

51.背部手术后拆线时间是

A.4天

B.5~6天

C.7~9天

D.10~12天

E.14天

51.参考答案:C

解析:减张缝合拆除时间是术后14天。背部手术后拆线时间是7~9天。头面拆线时间是4~

52.女性,35岁.脾切除、小肠切除吻合术后第5天,己排气,头痛、恶心、腹胀,随后出现寒战,四肢发绀,体温39.6℃,脉搏次/分,血压/85mmHg,近24小时尿量ml.轻度腹胀,腹软,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最有可能出现异常的是

A.白细胞计数

B.尿常规检查

C.立位腹部透视

D.腹部超声检查

E.血清钾离子

52.参考答案:A

解析:患者体温明显升高,故白细胞计数最有可能出现异常。

53.女性,35岁.脾切除、小肠切除吻合术后第5天,己排气,头痛、恶心、腹胀,随后出现寒战,四肢发绀,体温39.6℃,脉搏次/分,血压/85mmHg,近24小时尿量ml.轻度腹胀,腹软,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最可能的原因为

A.小肠吻合口瘘

B.手术后创面出血

C.急性肾功能衰竭

D.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感染

E.高位肠梗阻

53.参考答案:D

解析:体温明显升高白细胞计数最有可能出现异常。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脾切除术后,体温明显升高,考虑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54.不是病人营养状况依据的指标为

A.血清转铁蛋白

B.血红蛋白

C.血浆白蛋白

D.血小板计数

E.周围血液淋巴细胞计数

54.参考答案:D

解析:血清转铁蛋白直接反应人体铁是否充足,故A正确。血红蛋白由蛋白质及铁构成,可作为这两项营养情况的依据,故B正确。血浆白蛋白可反映摄入蛋白质是否充足,故c正确。周围血液淋巴计数低于1.5xl09/L,提示病人整体营养状况不良,故E正确。血小板既不是单独的营养指标,也不能反映整体营养状况,故选D。

55.机体处于应激如创伤、手术、感染等情况下,能量代谢的变化中,错误的是

A.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

B.脂肪动员加速

C.蛋白质分解加速

D.处理葡萄糖能力增强

E.机体处于负氮平衡

55.参考答案:D

解析:是考查对创伤后机体代谢改变情况,有一定难度。用排除法则相对好解答。创伤发生后,机体会出现A.答案:B.答案:C.答案:Ea由于机体需要增加能量,病人不能进食、或进食量减少,常常通过输入葡萄糖来补充。此时因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增多,脂肪和蛋白加速分解,提供热量,细胞对糖的利用率不高,胰岛功能也不能适应高血糖。因此在创伤发生后,能量代谢中,处理葡萄糖的能力是减弱的

56.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时,补充氮(g)和热量(kcal)的比例一般为

A.1:10

B.1:50

C.1:

D.1:

E.1:

56.参考答案:D

解析:机体的热量15%来自氨基酸,85%来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在营养支持时,所供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成原料,此时氮量(g)与非蛋白质(Kcal)之比为1:(-)。故选D。

57.男性,52岁.车祸致骨盆骨折,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胃瘫,给予静脉输入25%葡萄糖ml和其他液体,术后10天患者出现皮肤、巩膜*染,并进行性加重,化验血糖20.3mmol/L.出现*疸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复合伤导致肝功能失代偿

B.糖代谢紊乱导致肝功能损害

C.电解质紊乱导致肝功能损害

D.药物中*导致肝功能损害

E.输血所致血管内溶血

57.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题干未说明有输血史所以不考虑E,也未说明应用其他损害肝功能药物,因此不考虑D,如果为复合伤导致肝功能失代偿不应为10天以后出现,因此不选A,题干虽提示有胃瘫,但未说明有电解质紊乱,因此不选c,惟一提供的线索走应用高糖后血糖升高,因此选B。

58.男,62岁.自5米高坠落半小时,自述口渴.查体:P98次/分,R35次/分,BP/95mmHg.表皮多处擦伤,腹部略隆起.腹部B型超声提示肝、脾被膜不连续,腹腔内有游离积液.此时估计患耆总出血量(ml)为

A.span=""

B.~

C.~1

D.0~0

E.

58.参考答案:B

解析:男性患者,高空坠落后,口渴、P、R加快,BP/95mmHg处于正常范围,考虑失血量ml。正确答案分析:由以上分析,结合选项,估计患者总出血量(ml)为-。

备选答案分析:出血量ml时多无明显症状。短期内失血量超过ml,可出现休克症状。病人焦虑不安、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如血细胞比容在30%以下,出血量已超过0ml。思路扩展:由这一题我们要知道出题老师的思路:出血量多少与相应临床表现是历年考试的重点。

59男,62岁.自5米高坠落半小时,自述口渴.查体:P98次/分,R35次/分,BP/95mmHg.表皮多处擦伤,腹部略隆起.腹部B型超声提示肝、脾被膜不连续,腹腔内有游离积液。该患者诊断为腹外伤,肝脾破裂.行脾切除、肝破裂修补术,并给予中心静脉插管补液.术后7天突然寒战,体温39.5℃,无尿频、尿痛,腹痛、腹泻.查体:腹部听诊未见异常,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压痛.该患者发热最可能原因是

A.脾脏感染

B.腹腔脓肿

C.肝脓肿

D.导管相关性感染

E.坠积性肺炎

59.参考答案:D

解析:本例患者中心静脉插管补液后突然寒战,体温升高考虑为导管相关性感染。正确答案分析:肠外营养的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脓*症。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寒战、高热,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在找不到其他感染灶可解释其寒战、高热时,应考虑导管性脓*症已经存在。备选答案分析:无腹痛、腹泻。查体:腹部听诊未见异常,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压痛。因此排除腹腔脓肿、肝脓肿。坠积性肺炎主要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体弱和伴有慢性病的患者,有时可因此而危及病人生命。应鼓励病人积极进行功能银炼,及早下床活动。思路扩展:由这一题我们要知道出题老师的思路:肠外营养并发症是历年考试重点。需牢固掌握。

60.地震现场,一工人左腰及下肢被倒塌之砖墙压住,震后6小时救出,4医院.诉口渴,尿少,呈暗红色.检查:脉搏次/min,血压95/70mmHg,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有散在淤血斑及水疱,足背动脉搏动较健侧弱,趾端凉,无骨折征。诊断首先考虑

A.感染性休克

B.肾挫伤

C.左下肢挫伤

D.左下肢血栓形成

E.挤压伤综合征

60.参考答案:E

解析:挤压伤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和休克称挤压伤综合征

61.男性,45岁.5日前耕地时右下肢被拖拉机压伤,已清创缝合,现突然出现伤肢胀裂样剧

痛,伤口周围皮肤变黑,伤口裂开,肌肉呈熟肉状,其周围有捻发音,渗出物恶臭,可诊断为

A.芽胞菌性蜂窝织炎

B.厌氧性链球菌性蜂窝织炎

C.大肠杆菌性蜂窝织炎

D.梭状芽胞杆菌感染

E.变形杆菌感染

61.参考答案:D

解析:梭状芽胞杆菌感染的特点:外伤后,组织坏死,肌肉呈熟肉样,有恶臭。本病预后很差,早期治疗很重要。正确答案分析:上述知识点已经很明确了。

思路扩展:由这一题我们要知道出题老师的思路: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要了解感染途径。

62关于痈的治疗正确的是

A.初期只有红肿时,热敷治疗

B.当表面紫褐色已破溃流脓时,不必切开

C.切开引流时作“+”形切口

D.切口应达病变边缘皮肤

E.切口应深达筋膜深面

62参考答案:C

解析:应充分休息、加强营养,使用镇痛剂,合理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如有糖尿病,应给予恰当治疗。全身症状不重和初期红肿阶段,局部治疗与疖相同。如红肿范围大、中央部坏死组织多,或全身症状重,应及时手术治疗,但唇痈不宜采用。一般用“+”、“-+”或“川”形切口。切口应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尽量剪除坏死组织,亦有直接作痈切除术者。伤口以纱布或碘伏纱布填塞。每日换药,并充分引流,如创面过大,待肉芽组织健康时,可考虑植皮。

63.与金*色葡萄球菌*力有关的因素

A.形成血浆凝固酶的能力

B.特异性细胞糖类的存在

C.耐药性

D.透明质酸酶

E.磷酸酶活力

63.参考答案:A

解析:血浆凝固酶是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菌株多能产生,常作力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故选A。

64.明确脓肿诊断并确定其致病菌的可靠方法是

A.抗生素治疗观察

B.血液细菌培养

C.穿刺细菌培养

D.气味

E.颜色

64.参考答案:C

解析:x线检查见10%-25%的脓肿腔内含有气体,可有液气平面.答案:B超或CT检查对脓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帮助较大。特别是在B超指引下穿刺,不仅可作细菌培养帮助诊断,还可同时抽脓、冲洗脓腔,并注入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故选C。

65.临床上“二重感染”是指

A.特殊性厌氧菌引起的感染

B.结核合并化脓菌引起的感染

C.用抗生素后引起的耐药菌株的感染

D.两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E.多种细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

65.参考答案:C

解析: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过程中,原来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菌株如金*色葡萄球菌或白念珠菌等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这种情况称为二重感染。故本题选C。

66.男性,20岁.右下肢局部皮肤红、肿、热、痛,中央部缺血坏死流出脓液稀薄,粉红色,其致病菌是

A.金*色葡萄球菌

B.β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杆菌

D.绿脓杆菌

E.变形杆菌

66参考答案:B

解析:熟悉常见致病菌感染后,对组织破坏的特点,及其产生脓液的特点。金*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局限性组织坏死,脓液稠厚、*色、不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扩散、缺乏局限化倾向、脓液柿薄、淡红色、量多。大肠杆菌常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脓液稠厚,有粪臭。绿脓杆菌感染时脓液淡绿色,甜腥臭。变形杆菌脓液有特殊臭味。根据脓液的性状,颜色,臭味,可以大致鉴别感染的细菌种类。

67.破伤风是

A.败血症

B.菌血症

C.*血症

D.脓血症

E.脓*血症

67.参考答案:C

解析:破伤风是*血症。故不会出现A和Ba

68.男,8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2天,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声响及触碰病人可诱发上述症状,神志清楚,无发热.该病致病菌属于

A.革兰阴性大肠杆菌

B.革兰阴性厌氧拟杆菌

C.革兰阴性变形杆菌

D.革兰阳性厌氧芽胞杆菌

E.革兰阳性梭形芽胞杆菌

68.参考答案:D

解析:由该患者足部被铁锈钉刺伤发病开始到出现张口困难、继之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神经系统疾病表现,可不难看出这属于感染所致,而其特有的神经系统表现可知致病菌为破伤风杆菌,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厌氧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粪便之中,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故选D。

69.男性,10岁.右足底被铁锈钉刺伤10天,突然出现张口困难,继之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声响及触碰病人可诱发上述症状,病人神志清楚,不发热。该病致病菌属于

A.革兰染色阴性大肠杆菌

B.革兰染色阴性厌氧拟杆菌

C.革兰染色阴性变形杆菌

D.革兰染色阳性梭形芽胞杆菌

E.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胞杆菌

69.参考答案:E

解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诊断为破伤风,破伤风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胞杆菌。

70..对机体威胁最大的是

A.肌肉断裂

B.骨折

C.尿潴留

D.持续的呼吸肌痉挛

E.营养障碍

70.参考答案:D

解析:持续的呼吸肌痉挛可致窒息。

71.下列描述中哪项不正确

A.每日尿量<ml为无尿

B.每日尿蛋白量持续>mg为蛋白尿

C.12小时尿红细胞计数>50万为镜下血尿

D.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1万为管型尿

E.12小时尿白细胞计数>万为白细胞尿

71.[答案]D

[考点]尿量及尿化验检查

[分析]这是道记忆题,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为管型尿,因而D不正确。其余

几项均正确,并应牢记。

72.初始血尿病变部位为

A.肾脏

B.肾盂

C.输尿管

D.膀胱

E.膀胱颈部或尿道

72.[答案]E

[考点)初始血尿病变部位

[分析]血尿依出现的先后顺序分为初始血尿、终末血尿及全血尿,初始血尿仅在排尿开

始时尿内有血,提示病变位于膀胱颈部或尿道。

73.肉眼血尿是指

A.尿内含血量>1ml/L

B.尿内含血量>2ml/L

C.尿内含血量>3ml/L

D.尿内含血量>5ml/L

E.尿内含血量>10m1/L

73.[答案]A

[考点]肉眼血尿的意义

[分析]肉眼血尿是指尿内含血量>1ml/L。

74.最常见肉眼血尿反复发作的肾小球疾病是

A.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B.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C.糖尿病肾病

D.IgA肾病

E.狼疮性肾炎

74.[答案]D

[考点]IgA肾病的临床表现

[分析]几乎所有IgA肾病患者均有血尿,肉眼血尿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75.临床上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最简单的方法是

A.新鲜尿离心沉渣高倍镜检查

B.新鲜尿离心沉渣油镜检查

C.肉眼观察尿的颜色

D.新鲜尿离心沉渣显微镜检查

E.新鲜尿离心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

75.[答案]E

[考点]肾小球源性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鉴别方法

[分析]临床上有两种方法可帮助区分血尿来源:一种是新鲜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变

形红细胞血尿为肾小球源性,均一形态正常红细胞血尿为非肾小球源性,此方法最简单;另

一种是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因此答案是E。

76.成人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

A.>20mg

B.>50mg

C.>mg

D.>mg

E.>mg

76.[答案]D

[考点]蛋白尿的定义

[分析]成人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mg。

77.关于蛋白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血管内溶血时可出现溢出性蛋白尿

B.肾小管性蛋白尿为小分子量蛋白尿

C.β2微球蛋白尿为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特征

D.大、中、小分子均有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

E.本周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77.[答案]C

[考点]蛋白尿

[分析]肾小管性蛋白尿为小分子量蛋白尿,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

微小病变型肾病为肾小球性病变,可出现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及负电荷丧失,以分子量较小的白蛋白为主,损伤严重时可出现球蛋白和其他大分子。血管内溶血时血红蛋白浓度超过了肾吸收阈,从尿中排出,为溢出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时出现本周蛋白尿。

78.尿中β2微球蛋白增多而血中不增高,这种蛋白尿属于

A.功能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肾小管性蛋白尿

D.组织性蛋白尿

E.分泌性蛋白尿

78.[答案]C

[考点]蛋白尿

[分析]当血中β2微球蛋白不增高而尿中增加时,说明是肾性蛋白尿,即肾小球滤出的

β2微球蛋白不能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引起肾小管性蛋白尿,正常人是会被全部吸收的。

7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性蛋白尿的常见病?

A.间质性肾炎

B.急性肾炎

C.药物中*

D.急性肾盂肾炎

E.重金属中*

79.

(~题共用备选答案)

A.内分泌功能亢进

B.内分泌功能减退

C.内分泌功能正常

D.激素受体不敏感

E.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反馈抑制所致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

A.内分泌功能亢进

B.内分泌功能减退

C.内分泌功能正常

D.激素受体不敏感

E.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反馈抑制所致功能减退

.参考答案:A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

A.内分泌功能亢进

B.内分泌功能减退

C.内分泌功能正常

D.激素受体不敏感

E.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反馈抑制所致功能减退

.参考答案:C

.Cushing综合征伴双侧肾上腺皮质萎缩是

A.内分泌功能亢进

B.内分泌功能减退

C.内分泌功能正常

D.激素受体不敏感

E.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反馈抑制所致功能减退

.参考答案:E

.1型糖尿病是

A.内分泌功能亢进

B.内分泌功能减退

C.内分泌功能正常

D.激素受体不敏感

E.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反馈抑制所致功能减退

.参考答案:B

考点:内分泌疾病的基本概念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系由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系由缺碘引起,而

内分泌功能正常。Cushing综合征伴双侧肾上腺皮质萎缩,病人的皮质醇不是来源于肾上腺,而是源自外源性超过生理分泌量摄入,这外源性药物造成的高皮质醇血症一方面抑制了下丘脑一垂体的CRH-ACTH,引起继发性双侧肾上腺皮质萎缩,另一方面又使病人表现出Cushing综合征。1型糖尿病则是由于内分泌功能减退,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导致。

.偏盲型视野缺损最常见于

A.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水肿

B.Graves病浸润性突眼

C.嗜铬细胞瘤伴发高血压眼底出血

D.垂体瘤鞍上发展

E.希恩(Sheehan)综合征垂体梗死

.参考答案:D

考点:垂体瘤的临床表现

解析:垂体瘤除因分泌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如Cushing症、甲亢、性功能减退等,因

其占位性病变可影响局部和邻近组织,鞍上发展可压迫视神经交叉而出现偏盲型视野缺损。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最常见原因是

A.希恩(Sheehan)综合征

B.各种垂体肿瘤

C.原发性空蝶鞍症

D.糖尿病血管病变

E.颅内感染后遗症

.参考答案:B

考点: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

解析: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最常见原因是各种垂体肿瘤,肿瘤增大压迫正常垂体组织,

使其功能减退,题中其他几项也是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

.骨折X线检查的重要意义下列哪项不对?

A.明确骨折的诊断

B.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C.了解骨折的发生机制

D.了解骨折的复位情况及有无再移位

E.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

.[答案]C

[考点]骨折的X线检查

[分析]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凡疑有骨折者应常规进行。可以显示临

床上难以发现的深部骨折、不全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骨折。即使临床上已表现为明

显骨折者仍应进行,以了解骨折的类型和移位情况,指导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也应定期复

查,以了解治疗是否满意和骨折的愈合情况。但X线检查不能用来了解骨折发生机制。

.骨骺分离,是属于

A.先天性发育不良

B.骨折

C.脱位

D.骨骺软骨病

E.骨髓炎的一种类型

.[答案]B

[考点]骨折的分类

[分析]骨骺分离是经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发生在少

年儿童骨骺未闭合时的完全骨折。

.嵌插骨折的主要诊断根据是

A.骨折部的压痛和轴向叩击痛

B.骨折部的反常活动

C.骨折部软组织肿胀和瘀斑

D.骨折部畸形

E.骨折部的骨擦音和骨擦感

.[答案]A

[考点]骨折的诊断

[分析]骨折的特有体征是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音或骨擦感。嵌插骨折是多见于干骺端

的两骨折端互相嵌插的骨折,不出现异常活动和骨端的摩擦,畸形也不明显,因此B、D、

E项不能成为诊断根据,C项非骨折所特有,只有骨折部的压痛和轴向叩痛为骨折所特有。

.骨折急救处理中,以下哪项不恰当?

A.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按骨折处理

B.复位已戳出创口的骨折端

C.创口包扎,止血

D.妥善固定患肢

E.医院

.[答案]B

[考点]骨折的急救

[分析]戳出创口的骨折端已被污染,急救时复位可将污染带至伤口深部,故不恰当。应

待清创术时将污染清理后再行复位。

.骨折临床愈合后,骨痂的改造塑形决定于

A.外固定的牢固性

B.肢体活动和负重所形成的应力

C.局部血液供应情况

D.骨痂的多少

E.是否配合治疗

.[答案]B

[考点]骨折的愈合

[分析]骨折临床愈合后,骨痂的改造塑形是根据Wolf定律进行,即在肢体活动和负重所形成的应力轴线上成骨细胞相对活跃,形成坚强的板层骨;应力轴线以外破骨细胞相对活跃,使多余的骨痂被吸收清除,髓腔重新开通,骨折处恢复正常骨结构。正确答案是B。

.胫腓骨中1/3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后,有10°左右向前成角移位,用长腿石膏管型固定,4个月骨折愈合拆除石膏后,发现膝关节功能障碍,其原因是

A.肌肉萎缩

B.关节僵硬

C.关节强直

D.骨折复位不理想

E.骨折畸形愈合

.[答案]B

[考点]骨折晚期并发症和功能复位标准

[分析]小腿中1/3双骨折,复位后虽有向前10°左右的成角移位,但已达功能复位标

准,复位满意,长腿石膏管型固定4个月后,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发生障碍,其原因是关节僵硬。因患肢长时间固定,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关节周围组织中浆液纤维素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再加上关节囊和周围肌挛缩所致。肌肉萎缩、此部位骨折复位不满意甚至畸形愈合都不会影响膝关节功能。关节强直是关节面被破坏发生纤维连接或骨性连接所造成,本例不是。

.骨折后最易发生骨缺血性坏死的部位是

A.股骨头

B.肱骨头

C.桡骨远端

D.锁骨远端

E.胫骨内髁

.[答案]A

[考点]骨折并发症

[分析]骨折后最易发生骨缺血坏死的部位是股骨头。股骨颈骨折,损伤了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旋股内外侧动脉至股骨头的分支,股骨头仅靠在圆韧带内的小凹动脉提供少量血液,故易发生骨缺血性坏死。另外腕舟骨骨折后,骨折近侧段也易发生缺血坏死。

.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下列哪项不正确?

A.局部无压痛

B.局部无纵向叩击痛

C.局部无反常活动

D.局部无畸形

E.X片示骨折线模糊并有连续性骨痂通过

.[答案]D

[考点]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分析]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包括A、B、C、E项,以及外固定解除后,上肢能向前平举1公斤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不少于30步。局部有无畸形是复位满意与否的标准,不是临床愈合的标准。

.因治疗不当,影响骨折正常愈合过程的因素以下哪项不对?

A.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

B.复位不满意,对线差

C.固定不确实

D.过早的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

E.持续骨牵引,牵引力过大

.[答案]B

[考点]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分析]因治疗方法不当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包括A、C、D、E项,以及手术切开复位剥离骨膜过多;开放骨折清创时,摘除碎骨片过多造成骨缺损。对线差复位不满意不影响骨折愈合。

.中年男性,房屋倒塌致左小腿砸伤10小时,曾在外院求治,诊断为左小腿胫腓骨双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回家后感左小腿及左足痛剧,遂来院就诊。检查见左小腿中段高度肿胀,坚硬,足部皮温较对侧低,感觉明显减退,足趾主动活动差,被动牵伸足趾可引起剧痛,左足背动脉触不到。其可能的并发症是

A.胫前动脉损伤

B.腓总神经损伤

C.脂肪栓塞

D.感染

E.骨筋膜室综合征

.[答案]E

[考点]骨折并发症

[分析]患者左小腿双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出现高张力肿胀,皮温低,感觉异常,足趾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剧痛,足背动脉扪不清等一系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应考虑发生了此并发症。发生原因与患者受伤机制和小夹板固定有关。直接外砸伤软组织损伤重,组织损伤性水肿及骨折后出血的血肿使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增大,而来院前的小夹板固定使骨筋膜室体积变小,造成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而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小儿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不包括

A.心搏出量下降

B.静脉压增高

C.心脏扩大

D.肝增大

E.心率增快

.[答案]A

[考点]急性肾炎循环充血诊断

[分析]小儿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不包括心搏出量下降。急性肾炎患儿由于钠潴留使

血容量增多而出现循环充血。心脏出现代偿性搏出量增加、静脉压增高、心脏扩大、心率增

快、肺血容量增多、肝充血、肿大。应注意急性肾炎严重循环充血不是心衰,此时心搏出量

不减少反而增多,心脏射血分数增高。

.5岁男,浮肿7天,体检有高度浮肿,血压/75mmHg,尿蛋白(+++),24小时

尿蛋白定量mg,尿沉渣RBC2~3/HP,BUN5.4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炎

B.慢性肾炎

C.肾病综合征

D.肾炎性肾病

E.迁延性肾炎

.[答案]C

[考点]单纯性肾病临床诊断

[分析]诊断为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根据:①发病年龄为学龄前儿童;②临床表现

为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定量>mg/(kg?d);③无血尿(尿沉渣RBC<10个/HP);无氮质血症(BUN5.4mmol/L)。

.肾病综合征患儿突然出现肉眼血尿伴腰痛,最可能的是

A.并发泌尿系感染

B.肾功能衰竭

C.肾炎性肾病

D.并发肾静脉血栓

E.病理类型转变

.[答案]D

[考点]肾病综合征合并症诊断

[分析]肾病综合征可合并高凝状态,出现血栓栓塞,当患儿突然出现肉眼血尿伴腰痛

时,最可能为并发肾静脉血栓形成,可通过超声或核磁证实,并可用溶栓治疗。

.6岁女孩,因眼睑伴下肢水肿一周,咳嗽伴喘憋一天入院。查体:血压/96mmHg,

半卧位,呼吸促,眼睑及双下肢肿胀,心率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双肺底部可闻及

细小水泡音,肝肋下3.5cm。此患儿诊断为

A.急性肾炎

B.肺炎支原体肺炎

C.急性肾炎合并肺炎

D.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

E.急性肾炎合并循环充血

.[答案]E

[考点]急性肾小球肾炎重症病例

[分析]患儿为学龄前儿童,急性起病,有明显水钠潴留,表现水肿、血压高;心率快、

不能平卧,肺底有细小水泡音,肝大肋下3.5cm。符合急性肾炎合并循环充血,治疗应以利

尿为主。

.9岁患儿,水肿1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

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补体C3降低。可能的诊断是

A.单纯型肾病

B.肾炎型肾病

C.急进性肾炎

D.IgA肾病

E.膜性肾病

.[答案]B

[考点]肾炎性肾病病例分析

[分析]患儿水肿一个月,尿蛋白定量24小时为3.5g,符合肾病诊断。其蛋白尿为非选

择性且伴有C3下降,最大可能为肾炎型肾病。

.10岁女孩,因水肿、少尿7天入院。入院后病情逐渐加重,每日尿量30ml,水肿明显,精神差,呼吸深长,经治疗4周仍不缓解,临床考虑为急进性肾炎。现处理的重点是

A.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

B.用头孢三嗪

C.环磷酰胺冲击

D.保证液体入量

E.甲泼尼龙冲击

.[答案]E

[考点]急进性肾炎处理

[分析]急进性肾炎处理重点是甲泼尼龙冲击。急进性肾炎病理改变多为渗出和增殖,

可形成新月体,病情严重,进展迅速,一般治疗多无效,当前最主要是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有

可能挽救病情。需要时可进行血透或腹膜透析渡过极期。

.胚胎造血首先出现在

A.肝脏

B.胸腺

C.卵*囊

D.骨髓

E.淋巴结

.[答案]C

[考点]小儿造血

[分析]小儿造血分为胚胎造血和生后造血两个阶段。胚胎造血部位不同,中胚层造血:

妊娠造血首先出现在卵*囊,其内出现血岛,主要为不成熟的红细胞,至10~12周卵*囊

造血消失。继为肝造血期,可持续至出生。骨髓妊娠6个月后成为主要造血器官。生后造血主要为骨髓造血。

.关于小儿髓外造血,以下哪项正确

A.骨髓外造血是婴幼儿主要造血场所

B.造血需要时可恢复胎儿期造血状态

C.表现肝大,脾和淋巴结不大

D.末梢血中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E.贫血矫正后仍不恢复正常状态

.[答案]B

[考点]婴儿造血特点

[分析]小儿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当婴幼儿时期,出现各种原因贫血时,可出现髓外

造血代偿。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恢复造血功能),外周血中出现有幼稚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不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当贫血病因去除后,恢复骨髓造血功能,不再需要骨髓外造血。

.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见于

A.1周岁

B.2周岁

C.3周岁

D.4周岁

E.5周岁

.[答案]E

[考点]儿童期造血

[分析]骨髓为生后主要造血器官,各种造血细胞均可在骨髓生成。生后前5年所有骨髓

均为红髓,以满足生长生育需要。5~7岁后长骨中出现*髓(脂肪组织为主),当造血需要增加时*髓可转变为红髓而恢复造血功能。

.小儿贫血诊断标准错误的是

A.新生儿血红蛋白值<g/L

B.6个月~6岁血红蛋白值<g/L

C.6岁~14岁血红蛋白值<g/L

D.2~3个月血红蛋白值<95g/L

E.4~6个月血红蛋白值<g/L

.[答案]B

[考点]小儿贫血诊断标准

[分析]小儿贫血诊断血红蛋白值测定与年龄有关。6个月~6岁贫血诊断正确的是血红

蛋白值<g/L。2~3个月血红蛋白正常值最低,系与小儿生理性贫血有关。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A.病原体的数量

B.病原体的*力

C.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D.病原体的侵袭力

E.机体的抵抗能力

.[答案]C

[考点]病原体引起人体感染的因素

[分析]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与题中的五个选项均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对入

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应称为

A.健康携带者

B.潜在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不典型病例

.[答案]C

[考点]隐性感染的特点

[分析]题干给出的内容是典型的隐性感染的特点。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

体侵袭人体后,仅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

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和体征,甚至亦无生化变化,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的感染。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A.病原体,人体和他们所处的环境

B.病原体,带菌动物,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传染源,传播途径

E.社会环节,自然环节

.[答案]C

[考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分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

原体己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

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对乙肝病*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A.抗HBe

B.抗HBs

C.DNA聚合酶

D.抗核抗体

E.抗HBc

.[答案]B

[考点]抗HBs的临床意义

[分析]乙肝的HBsAg转阴后一段时间,在疾病的恢复期开始出现抗HBs,这是一种保

护性抗体,因此对乙肝病*感染具有保护性作用,而抗HBe和抗HBc虽然也是抗体,但不是保护性抗体,DNA聚合酶和抗核抗体与乙肝无关。

.重型病*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减少

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肝素样物质增多

E.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答案]C

[考点]重型病*性肝炎的出血原因

[分析]重型病*性肝炎时有严重的肝功能异常,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制造的场所,因此

当重症病*性肝炎时凝血因子合成必然减少,因而成为其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可能也参与,但均不是主要原因。

.急性病*性肝炎病程一般为

A.<2个月

B.24个月

C.<5个月

D.<半年

E.>半年

.[答案]B

[考点]急性病*性肝炎的病程

[分析]这是道记忆题,急性病*性肝炎的病程约2~4个月,病程超过半年则转成慢性。

.指出下列哪种是戊型肝炎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A.注射、输血

B.蚊虫叮咬传播

C.唾液传播

D.垂直传播

E.粪-口传播

.[答案]E

[考点]戊型肝炎病*主要传播途径

[分析]戊型肝炎病*与甲型肝炎病*一样,粪-口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饮用

水污染可引起戊型肝炎病*暴发流行。其他途径均不是戊型肝炎病*的传播途径。

.下列哪项是乙肝病*(HBV)复制指标

A.HBsAg

B.抗HBe

C.抗HBs

D.HBeAg

E.抗HBc

.[答案]D

[考点]乙肝病*复制的指标

[分析]HBeAg与病*HBVDNA密切相关,是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因此乙肝病*复制的指标是HBeAg。而抗HBe、抗HBs、抗HBc均为抗体,不能代表病*复制,HBsAg本身无传染性,仅作为HBV存在的间接指标,也不代表病*复制。

.对于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急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

B.*疽型患者仅占25%

C.易转为慢性肝炎

D.HCV感染主要通过输血获得

E.肝细胞癌和丙肝病*感染无关

.[答案]E

[考点]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分析]丙型肝炎是由HCV感染引起,主要通过输血获得,急性期症状较轻,*疸型仅

占25%,容易转变成慢性肝炎,肝细胞癌常与丙肝病*感染有关。因此选项E是不正确的。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来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B.野生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C.病原体是RNA病*

D.可经呼吸道传播

E.每年7~9月份为流行高峰

.[答案]E

[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野生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黑线

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病原体是属布尼亚病*科的汉坦病*属,为RNA病*;传播途径主要有5种,即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其中我国常见的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为高峰,家鼠传播者3~5月为高峰,仅林区姬鼠传播者高峰在夏季,因此答案是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17274综合测评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