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磁共振成像诊疗常规
TUhjnbcbe - 2021/4/24 20:32:00

磁共振成像设备种类很多,其操作方法、机器的性能、应用软件和参数的设定各不相同,不可能作出统一的规定,检查人员主要应按各生产厂家提供的操作应用说明书。但作为一名合格的MRI医、技人员,不仅要懂得按照操作指南对设备进行操作,更应该懂得所应用的各种扫描程序及其技术参数的内涵。只有弄清MRI设备的基本组成,MRI成像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技术和参数的合理匹配,才能保证所获MR图像的优质率。在有些MRI设备中,其扫描程序有上百种,而每一程序的参数又是可以更改,合理地选择成像参数及各种扫描技术将有利于提高诊断效果、图像质量和节省成像时间。磁共振成像在我国临床的应用只有十几年时间,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各种成像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医院的机型和性能不相同,我们在编写各部位的常规成像方法中,罗列了多种的方法供大家参考选用,编写的成像序列和参数的选择可能会有助于选定适合于自身MRI机的成像序列。

第一节MRI检查基本常规

1.接诊时,核对患者一般资料,询问病史,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目的和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请临床医师务必写清,以免检查部位出错。2.询问患者是否属禁忌证范围。如未发现禁忌证,再发给患者“MRI检查预约单”,预约单的内容应包括检查时间,各部位MRI检查前准备,禁忌证等。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按要求准备。3.对腹部及盆腔部位检查者,应向患者讲清胃肠道准备的方法。对宫腔内置有金属避孕环而又必须施行检查者,应嘱患者先取出避孕环再行MRI检查。4.对预约就诊者,先核对一般资料,询问是否按要求准备,再进行登记,建档。对复诊患者,应查阅老片,以便对照。5.进入检查室之前,应去除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品及电子器件,以免引起伪影及对物品的损坏。如:假牙、发卡、钥匙、小刀、钢笔、硬币、手表、耳环、项链、戒指、磁卡、照像机及手提电话等。6.向患者认真讲述检查过程,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合作。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时射频脉冲的噪声,扫描过程中不得活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与工作人员联系。注意:不可向病人提示“幽闭恐惧症”,以免起到负作用。7.婴幼儿、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应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由麻醉师用药并陪同),提高检查成功率。8.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由临床医师陪同观察,所有抢救器械、药品必须齐备。

1.心脏起博器携带者,人工金属瓣膜和角膜。2.颅脑手术后颅脑动脉夹存留患者。3.危重病员需心电监护和/或抢救。4.体内有金属性药物泵,如糖尿病患者体内有胰岛素泵。5.体内有金属异物或术后安置金属物(眼球异物、人工关节、金属固定器等)。6.妊娠三个月以内的早期妊娠患者属相对禁忌证。

1.选择合适的检查线圈。2.根据检查申请单的要求和检查部位确定线圈和磁体中心位置。3.层厚应视检查脏器结构而定,例如脑垂体和肾上腺的检查宜取薄层(3~5mm),肝脏等较大脏器,可取10~15mm的较厚切层。一般脏器检查,通常5~10mm。4.层间距根据选择的射频脉冲序列而定,短TE的SE序列,层间距为层厚的%,长TE序列不受限制,但不宜超过50%,以避免遗留病变。5.切层方向包括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切层。一般情况下,多以横断面切层为基本方向,然后结合该受检部位的解剖特点和临床需要,酌情补加冠状或矢状面切层扫描。一些特殊部位,如脊髓,多先行矢状切面扫描,再追加横断面扫描;又如膝关节和脑垂体,则多以冠状面和矢状面为常规。6.选定合适的射频脉冲序列和成像参数:射频脉冲序列和参数的选择更为复杂,以西门子1.0TImpactMRI机为例,有上百种扫描程序,每一程序中扫描参数均可以修改,并受扫描时间等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总的原则是:通过射频脉冲序列的选择,希望受检部位能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基本要求是:要有比较好的信噪比的解剖图像,多个成像参数的成像,特别是T1和T2的加权成像,以能更好地对照、比较和分析。此外,还应适当使用快速成像系列尽量节约扫描检查时间。一般按以下程序和组合进行。(1)快速定位扫描(Scout);(2)靶器官SE序列或TSE序列或GRE序列的Tl加权扫描。(3)靶器官SE序列或TSE序列T2加权扫描,也可采用GRE序列的准T2加权扫描。(4)具代表性的射频脉冲序列简述:1)常规SE序列:①Tl加权:短TR(~ms);短TE(15~20ms)②T2加权:长TR(>ms);长TR(>80~90ms)2)梯度回波(FLASH)序列:①Tl加权:短TR(<ms),短TE(<18ms),大翻转角(45~90°)②准T2加权:长TR(>ms),长TE(>18ms),小角度(5~40°)

(张景忠徐坚民)

第二节成像序列和参数的选择

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有与诊断有关的信息,其先决条件是有满意的信噪比(SNR)、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良好的对比度(C)。

1.信号(S)、信噪比(SNR)、组织对比(C)和CNR:(1)MRI信号:MRI信号与人体中每一部分的H质子有密切关系,每个组织的H质子是相同的,如骨皮质和空气的共振质子极少,故在所有程序中均呈“黑影”。MRI的信号强度取决于不同的参数,在SE程序中信号的强度可用公式表示:S=KN(N)f(V)exp(-TE/T2)[1-exp(-TR/T1)]。从公式可得出:信号强度(S)与质子成正比;TE/T2的比值越小,相对信号强度越高;TR/T1的比值越大,相对信号强度越高。(2)SNR:信号强度(S)与体素成正比,但人体也产生散乱的RF发射波(噪声N),N影响MRI的图象质量,因此,SNR是评价图象质量的一个方法。(3)C和CNR:C是二个不同组织(A,B)之间相对的差异,C=(Sa-Sb)/Sb。既要有高的SNR,又要有满意的对比度(C),二者相结合即为CNR,CNR=SNRa-SNRb。对比度取决于被检组织的固有特性,即质子密度、T1、T2和血流,同时又取决于选择的参数和脉冲程序。提高SNR的方法和缺点:增加ACQ,扫描时间延长;增大体素,空间分辨率下降;TR、TE与信号强度密切相关;选择合适的线圈。(4)分辨率:是发现微小病变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保留其他参数,特别是扫描时间。体素缩小,SNR下降;补偿办法是增加ACQ,延长扫描时间。

2.MRI参数:MRI参数有组织参数和生理参数二大组成部分。组织参数:T1、T2、质子、T2*,固定不变(除用对比剂);生理参数:呼吸,心跳,血和脑脊液的流动,不自主运动,影响信号及产生伪影。(1)质子是影响S的主要因素,但人体组织质子差异不大。(2)T1与T1有关的因素:分子重新定向速度与Larmor进动频率的差异,相近则快,T1时间短;进动频率与外加磁场(Bo)成正比,因此,T1有场强依赖性。(3)T2:T2指人体局部小磁场Mxy矢量丧失所需的时间,主要与人体组织固有的小磁场有关。大分子比小分子Mxy丧失快,另外对外磁场不如T1敏感。(4)T2*(准T2):T2*是主磁场不均匀的附加作用引起Mxy衰减,快于所预料的T2,T2*总是小于T2,称之为自由诱导衰减(FID)。在SE程序,T2决定图象对比,在梯度回波(GRE)程序T2*决定图象对比。(5)生理参数:包括呼吸运动、心脏运动、血和脑脊液流动、不自主运动。

1.影响信号强度的参数:(1)体素:由矩阵分隔的FOV和层厚决定。体素大,信号强;层厚薄,体素小,信号低;FOV:保持相同的矩阵,FOV小,空间分辩率高,信号低。(2)矩阵(MA):分扫描矩阵和显示矩阵。扫描矩阵由读出(频率)方向的采样点和相位编码数组成。在特定FOV条件下,MA大,空间分辨率高,SNR低;增加相位编码数,扫描时间延长。频率编码数不增加扫描时间,但可防止卷褶伪影。与相位编码数有关的因素:扫描时间、空间分辨率、伪影(运动、图象重叠)。(3)ACQ(或NEX):ACQ数增加,扫描时间成倍延长,SNR提高。(4)线圈:线圈大,敏感容积大,噪声大,SNR低;表面线圈,SNR高,但降低容积的均匀性。

2.影响图象对比的参数:(1)参数:TR:T1的对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R。短TR:T1-W重,SNR低;长TR:质子加权重,SNR大,T1-W低。TE:T2对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E。长TET2-W重,SNR低。结论:短TR、短TE为T1-W;长TR、长TE为T2-W;长TR、短TE为质子加权像。翻转角:小于90度的反转角减少信号饱和,反转角决定图像对比与采用的序列有关。SE程序:长TR和长TE的T2加权,用小于90度的反转角(63度)能使长TR(CSF)信号最大化。

1.SE序列:(1)T1对比:T1时间是指组织的最大纵向磁化恢复63%,恢复快的组织T1时间短,反之则长。两个不同T1时间的组织对比取决于特定时间(TR)纵向磁化率,即T1短信号高,因此,T1的对比取决于TR。(2)噪声:与TR无关。长TR,SNR高(TR长,纵向磁化恢复时间长,信号高),相反,短TR,SNR低。(3)重复时间(TR):长TR提供高的SNR,减少T1的对比,短TR可使T1对比最大化,但必需妥协SNR(SNR下降),鉴于SNR的原因,用TR=~ms,目的是TR既要短到有好的T1对比,又要长到能保持相当的SNR和图象质量。T1加权:用短TR使T1对比最大化,用短TE使T2对比最小化。T2对比:T2时间是横向磁化逐渐丧失的时间,横向磁化丧失63%,剩37%为1个T2时间。两个不同T2时间的组织对比取决于特定时间(TE)的磁化率。根据特定时间磁化率的曲线,长TE的T2对比远大于短TE。T2加权:长TE使T2对比最大化,长TR使T1对比最小化。质子密度(PD)加权:有高的SNR,较低的组织对比,用长TR和短TE。(4)回波时间(TE):短TE,SNR高,但T2对比小;长TE,SNR低,T2对比好。回波时间(TE):用长TE可增加T2对比,减少SNR,假如T1对比是很小,选择TE=70~ms是可以产生好的T2对比,并保留高的SNR和图象质量(小于2岁的儿童和肝肿瘤等除外)。2.GRE(梯度回波)序列:SE程序的缺点是扫描时间太长,尤其是T2-W和PD-W。GRE的特点是使用小于90度的RF脉冲,横向磁化矢量部分仍有相当大,而纵向磁化矢量变化相对较小,故明显缩短扫描时间。GRE序列的机理是在施加梯度磁场后造成质子自旋频率的互异,很快丧失相位一致,MRI信号逐渐消失。如再加一个强度一样,时间相同,方向相反的梯度磁场,可使分散的相位重聚,趋向一致,原消失的信号又重现,在回波达到最高值时记录其信号,这种用一个方向相反的梯度磁场代替度RF脉冲产生回波,称之为梯度回波技术(GRE)。梯度回波横向磁化衰减是由于T2或自旋-自旋驰豫、磁体不均匀性、磁性敏感性不同、化学位移、铁磁性物质的存在,局部磁场扭曲。上述复合去相位作用,自旋-自旋驰豫和磁场不均匀是T2*时间,而不是T2时间。GRE优点为:TR短,成象时间短;每一单位时间高SNR;3D成为可能;由于消失了度RF,短TE;低SAR,对病人安全;强T1和/或T2*对比。GRE常用的方法有二种: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和稳定进动快速成象(FISP)。FLASH与SE比较:在一定条件下,FLASH对比与SE相似(反转角=90度),因此,获得SE中的T1和T2加权规则相同,只是T2被T2*代替。FLASH的对比不仅取决于组织的T1和T2,也与装备的磁场不均匀性有关。在FLASH序列中,T1-W为短TE(5~10ms),T2*-W最小化。根据Ernst角规则,TR和FA共同决定T1加权,T1对比在特定的TR下,随反转角(FA)增大而T1权重加强。T2*加权参数选择原则:是长TR,最小的T1对比;长TE最大的T2*对比;小角度,最小的T1对比。需注意的是在FLASH中,由于磁场不均匀,信号衰减很快,TE不能象SE那样长,因此,在FLASH中,TE>18ms是长的,TE<5ms是短的,TR(~ms)影响不太大,FA最重要。FISP序列主要用于3D,FISP的信号是T1/T2*作用。

1.SE序列:应用时间长,经验丰富,不太受某些物质影响(如磁场不均匀或磁场敏感性物质),应用范围广。主要用于脑、眼、头颈部、四肢、关节、肌肉的2D,骨关节需3D可用FISP;在脊柱、脊髓方面除非考虑T2-W,否则可用FLASH;心、胸可用SE评价解剖,GRE用于动态研究;腹部由于运动伪影,目前趋向用GRE代替SE,GRE可屏气完成检查;3D成象不用SE。SE序列的T1加权显示解剖结构和有较好的SNR,注射GD-DTPA后许多病理组织强化(肿瘤);T2加权其成像时间长,SNR低,但对多数的病变组织的检出敏感性以T2为好,反映病理特征也更可靠,典型TE时间设定一般为80~90ms,能提供强的T2对比,是重T2加权和SNR的最佳结合,如TE再延长,T2权重只轻度增加,而付出SNR下降,运动和流动伪影增加;相反TE短,PD-W增加,在腹部和盆腔等检查TE常设在TE=80~90ms,肝脏和小儿脑除外。质子加权对解剖和SNR好,可用于椎管和椎间盘、四肢关节的检查。2.GRE序列(FLASH序列):T1加权用短TE,以减少T2*成份;多层面成像用长TR大FA;腹屏气16~21秒,产生6~8幅,可消除运动伪影,也可注射GD-DTPA增强。在3D成像,T1-W用短TR,低-中FA。T2*加权用长TR,长TE,低FA。典型T2*-W其TR=ms,TE=18~30ms,FA+10-15度;脊柱T2*-W比SE的T2-W更小的流动伪影。缺点是对磁化伪影敏感。利用此缺点可检查颅内出血。FISP:主要用于3D,检查四肢关节,FA=40度,以增强区分黑色的软骨、半月板和韧带。2D主要用于心脏的动态观察,心脏电影。3.快速SE程序:特点是有效地利用K-空间,使扫描时间成倍地缩短,优点是图象清晰、对比度增加、扫描时间短、运动伪影小和磁化伪影少。缺点是对短T2的物质不敏感。(徐坚民)

第三节颅脑MRI检查1.脑肿瘤:胶质瘤、脑膜瘤等。2.颅内感染:结核性、化脓性等。3.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血管畸形等。4.脑白质病变:MS等。5.脑发育畸形。6.脑退行性病变。7.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8.脑挫伤及颅内亚急性血肿。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选用高分辨头颅专用线圈2.体位及采集中心:头先进、仰卧位,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颅正中矢状面与线圈纵轴尽量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在患者头颅两侧加固定软垫。3.扫描方位:常规为横断位,根据需要加扫冠状位或矢状位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1)脉冲序列:SE、TurboSE、IR、TGRE、GRE等(2)采集模式:MS(多层)、2D、3D(3)采集矩阵:×(80~)、×(~)(4)重建矩阵:×、×、×(5)FOV:~mm(6)NSA(信号平均次数):1~4次(7)THK/Gap(层厚/间距):4~8mm/(10~50)%(8)TR/TE:(SET1WI)~ms/10~30ms(SET2WI)0~0ms/80~ms(TSET2WI)0~ms/~ms/4~.MRI增强扫描:平扫如有阳性发现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时用Gd-DTPA按0.2mg/kg(即0.1mmol/kg)静脉注射后用T1-W扫描。1.位于中线或中线附近的病变应行常规矢状位扫描。2.位于垂体及下丘脑附近的病变常规行冠状位+矢状位扫描。3.天幕附近的病变应加扫冠状位及矢状位。4.与脑室相关的疾病应加扫冠状位及矢状位。5.脂肪抑制技术与增强检查T1加权像联合使用有助于颅神经病变的显示。(李莹)第四节颅内MRA检查1.脑梗塞2.脑动脉瘤3.脑动静脉畸形4.脑动脉炎5.矢状窦狭窄或血栓6.颈静脉球体瘤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选用高分辨头颅专用线圈。2.体位及采集中心:头先进、仰卧位,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头颅正中矢状面与线圈纵轴尽量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在患者头颅两侧加固定软垫。3.扫描方位:3D-TOF使用横断方位,3D-PC使用横断及冠状方法;根据病变性质选择预饱和静脉或动脉血流。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Fisp3D-TOF、Fisp3D-PC、Fisp2D-PC等采集模式:3D、M2D采集矩阵:×(~)、×(~)重建矩阵:×、×FOV:~mmNSA(信号平均次数):1~2次THK/Gap(层厚/间距):0.75~4mm/(-50~0)%TR/TE/Flip:32ms/12ms/20°(3D-PC)50ms/7ms/25°(3DTOF)40ms/13ms/20°(2D-PC)40ms/9ms/25°(3DTOFFSPGR)(李莹)

第五节眼部MRI检查1.隔前病变:蜂窝织炎,基底细胞癌,肉芽肿。2.肌锥外病变:泪腺及软组织疾病,眶骨病变:骨瘤,成骨肉瘤,骨纤维结构不良,巨细胞瘤,软骨肉瘤及转移瘤。3.肌锥外病变:内分泌性眼病,眼眶肌炎,横纹肌肉瘤,淋巴瘤。4.肌锥内病变: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瘤、脂肪瘤、转移瘤等。5.视神经及其鞘病变:视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视神经炎等。6.眼球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转移瘤等。1.眼眶和球内异物。2.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选用头部高分辨线圈、环形表面线圈或眼眶专用线圈。2.体位及采集中心:选用头线圈,体位同颅脑MRI体位。选用眼眶表面线圈,线圈中心置于两眼瞳间线中点。3.扫描方位:眼眶MRI常规扫描方位为横断位、矢状斜位、观察眼球的球壁肌肉常用冠状位序列。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SE、TSE、STIR等采集模式:MS、2D、3D.采集矩阵:×(~)重建矩阵:×、×FOV:~mmNSA:4~6次THK/Gap:2~5mm(10~20)%TR/TE:~ms/20~30ms(SETlWI)0~ms/80~ms(SET2WI)TR/TE/ETL:0~ms/~ms/8~32(TSET2WI)TR/TE/TI:1~/20~30ms/~ms(STIR)1.同头颅MRI检查。2.视神经检查矢状位应平行与视神经前后轴,冠状位应垂直于视神经。(徐坚民)第六节鼻及鼻窦MRI检查1.先天性异常:鼻腔闭塞,鼻中线囊肿和瘘管,脑膜或脑膜脑膨出。2.外伤。3.炎症:鼻窦炎,粘膜囊肿,鼻腔鼻窦息肉,肉芽肿性炎症,鼻窦炎并发症。4.良性肿瘤和类肿瘤:粘液囊肿、乳头状瘤、血管瘤、神经鞘瘤、脑膜瘤、骨瘤、骨化纤维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软骨瘤、颅骨囊肿。5.恶性肿瘤、鼻腔癌肿、上领窦癌肿、筛窦癌肿、额窦癌肿、蝶窦癌肿、鼻腔鼻窦癌肿的复发和转移。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通常选头部线圈,对鼻腔、上额窦病变可选用表面线圈。对筛窦、蝶窦等深层部位病变应选用头线圈为佳。2.体位及采集中心:头先进仰卧位,鼻根部对准线圈横轴中线。定位灯纵横轴线分别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线。3.扫描方位:鼻及鼻窦MRI常规扫描方位为横断位,配合冠状位及矢状位对鼻及鼻窦病变的显示更有帮助。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SE、TSE采集模式:MS采集矩阵:×(80~)重建矩阵:×FOV:~mmNSA:1~4次THK/Gap:4~8mm/(10~20)%TR/TE:~ms/10~30ms(SETlWI)0~0ms/80~l00ms(SET2WI)TR/TE/ETL:~0ms/~ms/4~16(TSET2WI)同头颅MRI检查。(徐坚民)第七节颞颌关节MRI检查颞颌关节(TMJ)MRI不仅对其器质性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而且可通过电影显示方式,对其功能性改变作出正确的诊断。1.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和脱位。2.外伤。3.关节炎。同头颅MRI检查。1.线圈选择:常规选用7~8cm环形TMJ表面线圈一对,一次固定,左右对比成像。2.体位及采集中心:患者仰卧头部置于TMJ专用头架上体位摆法同颅脑MRI技术。将环形TMJ线圈中心对准外耳孔前1~2cm处之颞颌关节,将定位灯纵轴线对头部中线,横轴线对准外耳孔。3.扫描方位:TMJ常规磁共振扫描方位为冠状位和矢状斜位。矢状斜位主要用于单层多时相动态扫描,可以电影显示模式诊断其功能性病变。若需观察TMJ功能,使用单层多时相动态扫描序列。4.TMJ单层多时像(SSMP)扫描及电影显示:使用矢状斜位扫描,每侧颞颌关节设定一个采集包。颞颌关节处于不同的咬合位置时进行多次重复扫描。同一层面的TMJ在运动的不同时相的图像,用快速连续显示的方法,即可成为连续的运动画面TMJ电影。5.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SE、TSE、GRE采集模式:MS、2D采集矩阵:×(~)重建矩阵:×FOV:~mmNSA:2~4次THK/Gap:2~4mm(10~20)%TR/TE:ms/20~30ms(SETlWI)TR/TE/ETL:~ms/15~25ms/4(TSETlWI)TR/TE/Flip:50ms/23ms/20°(GREMOVIE)1.尽量使线圈平面与主磁场平行,用束带将线圈固定于TMJ头架上。线圈尽量贴近TMJ。2.给患者讲解辅助开口器的用法,嘱患者在动态扫描时,每作一次扫描,患者需根据辅助张口器的等高阶梯张开一个口形,依从小到大的顺序等速变化。每张大一级作一次扫描直至最大为止。(徐坚民)第八节耳部MRI检查1.正常变异和先天异常。2.外伤。3.良性肿瘤。4.恶性肿瘤。5.其他疾病:美尼氏综合征。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选用头部线圈或耳部环形表面线圈。2.体位及采集中心:采用头部线圈则体位同颅脑MRI技术。采用耳部环形表面线圈则体位同颞颌关节MRI技术。3.扫描方位:内耳半规管MRI通常采用横断位扫描。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CISS采集模式:3D采集矩阵:×(~)重建矩阵:×、×FOV:~mmNSA:2次THK/Gap:0.75~lmm/01.同头颅MRI检查。2.中耳病变的诊断MRI不如CT检查。(徐坚民)第九节鼻咽部MRI检查1.先天异常。2.良性肿瘤和类肿瘤:粘膜囊肿、增殖体肥大等。3.恶性肿瘤:鼻咽癌、淋巴瘤等。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可选用头部线圈及表面线圈,以头部线圈最常用,如患者颈部太短或病变涉及鼻咽以下部分则应选颈部表面线圈。2.体位及采集中心:选用头部线圈时体位与颅脑MRI相同。选用表面线圈,环形表面线圈中心对准鼻尖。3.扫描方位:常规采用横断面、冠状面扫描,必要时加矢状面扫描。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SE、TSE采集模式:MS采集矩阵:×(80~)重建矩阵:×FOV:~mmNSA:1~4次THK/Gap:4~6mm/(10~20)%TR/TE:~ms/20~30ms(SETlWI)0~ms/80~ms(SET2WI)TR/TE/ETL:0~0ms/90~ms/8~16(TSET2WI)1.线圈应尽量贴近面部,线圈平面尽量与磁场平行,头部正中矢状面置于床面中心并与床面垂直,两侧听眶线之平面与床面垂直。2.注意环形表面线圈直径应有17~18cm,径线太小则深层组织信号显示不良。3.对鼻咽患者疑有颅底内侵犯时,采用增强扫描、动态及延时MRI增强扫描有助于鼻咽癌的定性及侵犯深度的诊断。(李莹)

第十节口咽部MRI检查1.良性肿瘤和类肿瘤:舌甲状腺残留、鳃裂囊肿、恶性肿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脂肪瘤、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舌下囊肿、颌下腺和舌下腺混合瘤、舌下腺和颌下腺恶性肿瘤、颌下腺结石和感染。2.炎症性病变:蜂窝织炎和脓肿。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选用颈部环形表面线圈、鞍形线圈、颈部容积线圈。2.体位及采集中心:仰卧位,双侧听毗线平面与床面垂直,头颈部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将环形表面线圈中心对准患者口部。3.扫描方位:常规采用横断面、冠状面扫描,必要时加矢状面扫描。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SE、TSE采集模式:MS采集矩阵:×(80~)重建矩阵:×FOV:~mmNSA:1~4次THK/Gap:5~8mm/(10~20)%TR/TE:~ms/20~30ms(SET1WI)0~ms/80~90ms(SET2WI)TR/TE/ETL:0~0ms/~ms/8~16(TSET2WI)1.用束缚带将其固定于颈后或头托上,使线圈尽量贴近面部及颈部,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2.特别告知患者在数据采集时,不可运动舌、下颌,不可做吞咽动作。3.同头颅MRI检查。(徐坚民)第十一节喉及甲状腺MRI检查1.喉:喉气囊肿、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外伤、肉芽肿。2.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甲状旁腺肿瘤、甲状腺胶样囊肿和非胶样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舌骨导管囊肿。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选用颈部表面线圈或颈部容积线圈。2.体位及采集中心:仰卧位于检查床上,使听口线平面与床面垂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一致并与床面垂直。将环形表面线圈置于颈部前面,线圈中心对准甲状软骨,并固定线圈。3.扫描方位:喉及甲状腺MRI常规扫描方位为横断位及冠状位。必要时可加矢状位。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SE、TSE采集模式:MS采集矩阵:×(80~)重建矩阵:×FOV:~mmNSA:1~4次THK/Gap:3~6mm/(10~20)%TR/TE:~ms/20~30ms(SET1WI)0~ms/80~90ms(SET2WI)TR/TE/ETL:0~0ms/~ms/8~16(TSET2WI)1.使线圈与颈部尽量贴近。线圈面尽量与磁场平行。2.特别告知患者在数据采集时,不可运动舌、下颌,不可做吞咽动作。3.同头颅MRI检查。(徐坚民)

第十二节颅颈部MRA检查1.颈部大血管病变。2.血管源性肿瘤和富血管性肿瘤。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可选用颈部柔韧环形表面线圈、鞍形线圈、容积线圈、包裹线圈等。2.体位及采集中心:同颈髓、颈椎MRI技术。3.扫描方位:颅颈部MRA常规采用横断位、冠状位扫描。横断位扫描通常配合TOF技术。血流方向通常配合PC技术。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Fisp2D-TOF、Fisp3D-PC、Fisp2D-PC等采集模式:3D、2D采集矩阵:×(~)重建矩阵:×、×FOV:~mmNSA:2~4次THK/Gap:1~4mm/(-50~0)%TR/TE/Flip:45ms/15ms/20°(3D-PC)40ms/13ms/20°(2D-PC)50ms/8ms/30°(2D-TOF)1.预饱和带的位置。2.TOF和PC法的适应征。3.同头颅MRI检查。(徐坚民)

第十三节纵隔、肺、胸膜MRI检查1.鉴别肿瘤的来源;2.纵隔增宽及肺门增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是含脂肪的肿瘤、囊肿性病变的识别;3.血管生理性变异、动脉硬化、扭曲所致的“肿块”,以及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的诊断;4.肺部肿瘤侵犯肺门及纵隔,特别是对肺癌分期的评估;5.肺内较大肿块内的血管结构、脂肪成份及血供的显示;6.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选用包绕式矩形体部表面线圈或体线圈。2.体位及采集中心:仰卧位。心电门控导联安装于患者左胸前,方法同心脏MRI技术。也可用周围门控代替。将包绕式线圈置于患者背后,长轴与患者胸部C~C轴垂直,中心对准胸骨中点。呼吸补偿感应器置于患者上腹部。先在病人背部安装心电门控装置,使用体部线圈。3.扫描方位:以横断位与冠状位作常规方位,必要时加矢状位。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SE、TSE采集模式:采用SE序列,T1,T2加权,层厚10毫米,尽可能减少间距。采集矩阵:矩阵为×或×重建矩阵:×(~)FOV:~mmNSA:1~4次THK/Gap:8~10mm/(10~20)%门控方式:心电或周围门控或HBTR=20~30ms、TE=70~90ms(T2WI)TD=Shortest1.病人呼吸不稳可采用FLASH序列或加呼吸门控。2.一般不需增强造影,在少数情况下如鉴别血管性疾病才采取GD-DTPA增强。3.线圈两端向胸前包绕至胸骨处,若两端重叠太多,可在前胸壁加棉垫使重叠不超过8cm。4.气管、支气管冠状扫描:取主支气管平面的横断位图像作第一定位像。取正中矢状面作第二定位像。设定层厚、层面间距及扫描层数,使扫描范围达到所需范围。相位编码方向取LR向。(夏丽天)

第十四节心脏、大血管MRI检查1.后天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心肌病、瓣膜病变、心包病变、心脏肿瘤。2.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和房室间隔异常、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永存动脉干、大动脉转位、单心室、三尖瓣异常、肺静脉畸形引流、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复合性先天性心脏病、马凡氏综合征、腔静脉畸形、腔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阻塞。同基本常规。1.检查前准备。2.线圈选择:常规为体线圈,也可选用包裹式心脏表面线圈及相控阵线圈。3.体位及采集中心:头先进,仰卧位,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或根据心电图情况左(右)侧身体抬高约30°角(使室间隔呈水平方向),中心置在两乳头连线处,两臂放于身体两侧,安放好心电门控电极,一般不使用呼吸门控。4.扫描方位:心脏扫描方位众多,一般以冠状方位定位先行横轴位扫描,再以横轴像设置冠、矢状位及任意角度的斜位扫描,有时还需做双斜位(视病人情况,身体右侧抬高15°~30°角,向头侧倾斜15°角左右)扫描。多种特殊扫描方位简介如下。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显示左、右房室、二尖瓣及左室流出道。能准确测量心功能(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射血分数),测量左心室长轴和短轴,可与左室造影相对照。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显示4个心腔,它能很好地观察房间隔、室间隔、二尖瓣与三尖瓣口、左心室前壁、侧壁以及心尖与心底部心肌。此外能较好观察左右心室流出道、升主动脉与主肺动脉。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短轴像:显示左右心室或左右心房,能很好地观察房室间隔、前壁、侧壁、下壁、后壁心肌、右室流出道等。这一扫描体位也是显示主动脉升、弓、降部及其分支的最佳体位。四腔位设定:显示左右房室瓣及心肌、心腔。左室流出道位:通过左心尖、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主要显示主动脉瓣及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扫描层面通过右心室、右心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干。显示肺动脉瓣及流出道。左室两腔位:通过左心尖与二尖瓣中心。主要显示二尖瓣及左侧房室。右室两腔位:通过右心室与三尖瓣。主要用于显示三尖瓣及右侧房室。主动脉弓位:通过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主要用于显示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5.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SE、TSE、GRE等采集模式:MS(多层)、2D采集矩阵:×(~)重建矩阵:×FOV:~mmNSA(信号平均次数):2~4次THK/Gap(层厚/间距):5~10mm/(10~50)%常规使用的扫描参数:Tl加权TR=1R~R间期/TEl5,2~4次收集信号。T2加权TR=lR~R间期/TEl5/90°,2次收集信号。FISP序列TR=lR~R间期/TEl2/FI50°,收集信号2次。ECGtrigger=YesTR:在多时相序列中为一个时相间隔时间(HP!)。在单时相扫描序列为1个或数个R~R间期。TE:<30ms(SE)、<15ms(GRE)Flip:90°(SE)、20~40°(GRET2WI)TD(延迟时间):可选择shortest或设定小于一个RR间期的特定时间,TD延长则用于数据采集的时间相应减少。使用预饱和脉冲时最短TD值会相应增加。门控不应期(Notriggerperiod):其值的选择决定于TR,且受心律的影响,如TR为2(R~R间期),则门控不应期可选(0.7~0.9)×2=l.4~l.8,若心律整齐可选1.8,反之则选l.4甚至更小。门控不应期减去TD即为可用于数据采集的时间。6.MRI增强扫描:一般不用。1.心脏、大血管扫描以T1加权为主,根据需要做梯度回波脉冲序列扫描,多采用FISP。FISP序列也常用于多相位动态扫描(固定在一个层面,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做19次不同相位的动态扫描),还可做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像,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像及心脏短轴像Tl加权。2.心肌厚度测量应以垂直于室间隔的长轴位、短轴位及平行于室间隔的长轴位为准,心功能测量也多用三者。3.儿童需在扫描前肌注安定或口服水合氯醛,以取得病人配合。4.心脏肿瘤与心旁、纵隔肿块的鉴别诊断作T2加权十分必要。鉴别肿块是实性还是囊性病变,除了做横轴、矢、冠状方位Tl加权外,至少要选择一个方位做SE序列T2加权或FISP准T2加权。(陈宇)

第十五节乳房MRI检查1.乳房肿块的鉴别,尤其是囊肿性病变。2.了解乳腺病变的范围、对深层组织的侵犯程度及病变周围的解剖关系。同基本常规。1.线圈选择:选用双侧乳腺专用环形线圈,也可选用单侧环形线圈。2.体位及采集中心:胸部支撑垫置于床面中央,支撑垫中间矩形深槽长轴与床面长轴垂直。将乳腺线圈的方位与支撑垫深槽方位一致。头先进俯卧位姿势,双侧乳房悬空于支撑垫槽及线圈内。定位灯纵轴线对准患者背部中线,横轴线对准双乳头连线。3.扫描方位:以横断方位为常规方位,必要时可加矢状位。4.脉冲序列及扫描参数:脉冲序列:SE、GRE、STIR、TSE采集模式:MS采集矩阵:×(~)重建矩阵:×FOV:~mm(双侧)NSA:2~4次THK/Gap:4~6mm(10~20)%TR/TE:~ms/20~25ms(SETlWI)0~ms/20~90ms(SET2WI)TR/TE/ETL:0~0ms/~/8~16(TSET2WI)TR/TE/TI/ETL:0~0ms/20~30ms/ms/4~10(TIR)TR/TE/Flip:30ms/10ms/80~90(GRETlWI)1.在患者胸背部装置呼吸补偿感应器。调整体位尽可能使患者感觉舒适。2.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乳腺癌最有价值。用梯度回波快速扫描技术做增强前扫描,再于注射造影剂后l分钟/2分钟内作梯度回波快速动态扫描(T1加权)。将动态增强图像与增强前图像进行减影处理,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增强过程。使用脂肪抑制技术,效果更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磁共振成像诊疗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