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美国胃肠病学院发布了CD的治疗指南,其中包括了60条推荐和53条声明。现将外科相关部分摘取与大家分享。
1.关于肠道并发症。
多数CD表现为非穿透非狭窄型,但是诊断20年后超过50%会出现肠道并发症(狭窄、脓肿、瘘、蜂窝织炎),其中回肠、回结肠以及上消化道受累的病人相比单纯结肠病变的病人出现肠道并发症可能性大。广泛病变和深溃疡是进展至肠道并发症危险因素。
2.关于CD手术率
CD诊断后10年腹部手术率为40%~55%,虽然生物制剂时代可能降低至30%。另一方面,首次手术后10年内二次手术风险为35%,最近研究发现可能降至30%。
3.关于术后复发。CD术后5年临床复发~50%。
4.关于癌变。结肠病变者结肠癌发病率增加,其危险因素包括疾病病程、结肠累及范围、PSC、结肠癌家族史和结肠炎症程度。小肠累及者小肠癌的发生风险增加至少18倍,且术前诊断困难。
5.关于瘘的治疗:英夫利昔对肠皮瘘和直肠阴道瘘可能有效。抗生素(咪唑类)可以治疗单纯肛瘘,英夫利昔联合抗生素(咪唑类)比单用英夫利昔治疗肛瘘更有效。瘘管型CD开始anti-TNF治疗前必须引流脓肿。肛瘘挂线可以增加后续英夫利昔治疗有效率。
6.关于术后预防:小肠切除后存在复发风险的病人需要预防性治疗。病人术后需要戒烟,美沙拉嗪预防术后复发作用有限,但对于单一回肠切除且不存在危险因素者可以采用。小肠切除后咪唑类抗生素1~2g/day可以预防复发。硫唑嘌呤可以用来预防临床和内镜复发,比美沙拉嗪及安慰剂有效。高危病人anti-TNF必须在术后4周内开始使用,从而降低复发率。尽管目前缺乏数据,anti-TNF可能最好联合免疫调节剂来降低免疫原性和减少失应答。
7.在决定术后治疗时需要考虑到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复发低危因素包括非吸烟者、非穿透性、无手术史。此类病人术后暂时无需治疗,6月后内镜复查。非吸烟者、穿透性病变、无手术史、无治疗史的病人术后需要硫唑嘌呤联合或不联合甲硝唑预防复发;之后6月复查内镜,如果有CD复发,添加anti-TNF治疗。既往10年内有CD相关腹部手术史再次手术后,直接使用anti-TNF添加或不添加免疫调节剂。
8.何时手术?
CD出现并发症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CD最常见手术。外科治疗不应认为是内科治疗的失败。狭窄或穿透病变的早期的外科会诊是恰当的。
9.腹腔脓肿是否一定需要外科手术?
腹腔脓肿需要抗生素治疗和引流(经皮穿刺或外科手术)。CD出现腹腔脓肿通常需要外科切除病变肠管,但是部分病人可能在穿刺引流后内科治疗有效。活动性病变合并腹腔脓肿通常是存在瘘,经常还合并肠腔狭窄。小的肠袢间脓肿可能无法穿刺,但是多数CD脓肿可以经皮穿刺。引流以后,多数病人可以从延期手术治疗中获益,从而避免造口。但是在首次诊断CD或者无狭窄病例,腹腔脓肿穿刺引流后继续内科治疗可能有效。这方面目前还缺乏对照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