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女,17岁。面部“危险三角区”长了一个疖,因怕影响形象而自行挤破清除。护士告诉患者这样做的主要危险是可能导致
A、面部蜂窝织炎
B、眼球内感染
C、上颌骨骨髓炎
D、海绵状静脉窦炎
E、脑脓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疖一般无全身症状。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收到挤压时,细菌可沿眼静脉及内眦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D对)。
2、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疖,容易导致
A、全身性感染
B、颅内感染
C、局部脓肿形成
D、面瘫
E、破伤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这三角区域内有感染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逆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綿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严重并发症(B对);
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全身感染比如痈、脓性指头炎等,但疖一般不会引起全身症状,疖是单个毛囊及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A错);
皮肤及软组织常见的化脓性感染主要有痈、急性蜂窝组织炎、脓肿、丹*、急性淋巴管炎等,脓肿形成主要表现为:(1)浅表脓肿略高出体表,红、肿、热、痛及波动感。小脓肿,位置深,腔壁厚时,波动感可不明显。(2)深部脓肿一般无波动感,但脓肿表面组织常有水肿和明显的局部压痛,伴有全身中*症状(C错);
面神经炎也称面瘫,引起面神经炎的病因有多种,临床上根据损害发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神经炎两种。(1)中枢性面神经炎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通常由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炎症等引起。(2)周围性面神经炎的常见病因为:①感染性病变,多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病*被激活引起;②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肿瘤;⑤神经源性;⑥创伤性;⑦中*,如酒精中*,长期接触有*物;⑧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⑨血管机能不全;⑩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D错);
挤压面部“危险三角区”内的疖不会引起破伤风,金*色葡萄球菌是疖最常见的致病菌。金*色葡萄球菌是需氧菌,而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E错)。
3、急性蜂窝织炎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选择抗生素最理想的依据是
A、感染发生部位
B、感染的严重程度
C、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D、患者的抵抗力
E、病菌的类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急性蜂窝织炎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其他类型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不同,应用病原微生物敏感性低或耐受的抗生素治疗会导致较差的临床结局,因此应采集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筛选出针对感染致病菌的有效抗生素,合理应用以达到治疗效果(C对)。
4、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中有接触传染性的是
A、丹*
B、疖
C、急性蜂窝组织炎
D、痈
E、急性淋巴结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丹*具有接触传染性,应当予以隔离(A对)。急性淋巴管炎分为网状淋巴管炎和管状淋巴管炎,网状淋巴管炎即为丹*。急性淋巴管炎指致病菌从皮肤、黏膜的破损处或其他感染病灶侵入淋巴管,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5、诊断浅表脓肿的可靠方法是
A、局部压痛
B、波动试验
C、体温升高
D、局部疼痛
E、局部红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脓肿由于其位置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浅表脓肿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及压痛,继而出现波动感,因此诊断方法即为波动试验(B对)。
优鼎医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