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tineapedis)是指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主要累及趾问、足跖及侧缘。
病原菌足癣的致病菌是皮肤癣菌:包括小孢子茵属、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其中8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其次是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临床表现足癣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瘙痒(96.9%)、脱屑(72.8%)和水疱(55.7%),根据皮损形态分为水疱型、趾问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
水疱型
在趾间及足底可见针头至粟粒大小的深在性水疱,疱壁较厚,散在或密集分布,可呈蜂窝状融合,也可见大疱。疱液自然吸收干燥后形成鳞屑。
初期常有明显的瘙痒或刺痛感,此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和引起癣菌疹。致病菌多为须癣毛癣菌。
趾间糜烂型
第4—5趾间最常见。皮疹初起为浸渍,常因瘙痒揉擦致表皮破损、糜烂,可伴渗液,常发出难闻恶臭。
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丹*或蜂窝织炎。致病菌常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
鳞屑角化型
颇为常见,好侵犯足底、足侧缘及足跟。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粗糙,冬季易发生皲裂。
许多鳞屑角化型足癣合并有手癣,常单手受累,呈现特殊的“两足一手型”。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
真菌学检查包括真菌镜检和培养,尽可能两者均做。取材应刮取皮损边缘的鳞屑或水疱壁,标本量应足够。在镜下见到菌丝或关节孢子即为阳性。
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可明确致病菌。
治疗足癣的治疗目标是清除致病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二者联合治疗。
应根据致病菌种类、临床分型和患者的基本情况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足癣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唑类、丙烯胺类、硫脲类、吗啉类、吡酮类等。其中丙烯胺类和唑类药物临床应用最广。
局部治疗
常用唑类药物有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和联苯苄唑等,用法为每日1~2次,疗程至少4周,真菌学治愈率为60%~91%;丙烯胺类药物包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和萘替芬,用法为每日1~2次,疗程至少2周,真菌学治愈率为62%~%。
尽管外用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议:单纯外用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初发或病灶局限的足癣患者。
系统治疗
口服抗真菌药物能有效治疗足癣,具有疗程短、用药方便、不会遗漏病灶、患者依从性较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适用于局部治疗效果欠佳、反复发作、鳞屑角化型、受累面积较大、伴有某些系统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及不愿接受局部治疗者。
联合治疗
外用药加口服药联合治疗由于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都各具局限性,外用抗真菌药物加口服抗真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在临床上日益受到推崇。
研究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在缩短疗程、减少费用、提高依从性和疗效、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示出优势。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依从性差者。
当足癣合并细菌感染时,应首先抗细菌治疗,局部皮损按湿疹治疗原则处理,细菌感染控制后再行抗真菌治疗。如病原菌明确为念珠菌感染,应首选唑类药物进行治疗。
还在等什么?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