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一些汇总
TUhjnbcbe - 2020/11/17 2:28:00

部位

角化

上皮钉突(抵抗机械力)

牙龈上皮

角化/不全角化

多、细长、深入固有层

龈沟上皮

游离龈边缘

结合上皮

釉质、牙骨质表面

龈谷上皮

龈谷区

起点

止点

龈牙组

牙颈部牙骨质

牙龈固有层

牙槽龈组

牙槽嵴

牙龈固有层

环行组

牙颈周围游离龈

牙骨膜组

牙颈部牙骨质

牙槽突、前庭肌、口底

越隔组

结合上皮根方牙骨质

起点

止点

功能

牙槽嵴组

釉质牙骨质界下方牙骨质

牙槽嵴顶

向牙槽窝内牵引牙对抗侧方力,维持直立

水平组

牙槽嵴组根方的牙骨质

牙槽骨

维持直立的主要力量防止侧移

斜行组

牙骨质

牙槽骨

变咀嚼压力为牵引力限制牙转动

根尖组

根尖区牙骨质

根尖周围牙槽骨

固定根尖保护进出根尖孔的血管神经

根间组

根分叉处牙槽骨

根分叉处牙骨质

防止牙根向冠方移动

咀嚼黏膜

被覆黏膜

分布

牙龈、硬腭

颊、唇、牙槽、软腭、舌腹、口底

上皮

角化鳞状上皮(有角化、颗粒层)

未角化鳞状上皮(无角化、颗粒层)

细胞间桥

明显

不明显

钉突/乳头

高、窄、多,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

低、平、少

固有层

厚,胶原纤维粗大

较薄,弹力纤维较多

粘膜下层

无(硬腭部分区域除外)

活动度

借固有膜直接附于骨膜,不活动

有粘膜下层,有一定活动度

功能特点

承受压力和摩擦力

弹性和伸展性好

分布

牙龈、硬腭

颊、唇、牙槽、软腭、舌腹、口底

上皮

角化鳞状上皮(有角化、颗粒层)

未角化鳞状上皮(无角化、颗粒层)

细胞间桥

明显

不明显

钉突/乳头

高、窄、多,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

低、平、少

固有层

厚,胶原纤维粗大

较薄,弹力纤维较多

粘膜下层

无(硬腭部分区域除外)

活动度

借固有膜直接附于骨膜,不活动

有粘膜下层,有一定活动度

功能特点

承受压力和摩擦力

弹性和伸展性好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

形态

较小,锥形

较大,圆形,头大颈细

最大,圆柱状,有环

分布

最多,遍布舌背

较少,丝状乳头之间

最少,界沟前方

上皮

角化层较厚

无角化,上皮较薄

表面有,侧壁无角化

味蕾

有少数

最多,位于环沟侧壁

黑色素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

形成时间

胚胎第12周

胚胎第12周

胚胎第16周

起源

神经嵴细胞

造血组织

神经嵴、上皮细胞

上皮层

基底层

基底层、棘层

基底层

树枝状突起

+

+

-

张力细丝、桥粒

-

-

+

多巴染色

+

-

颗粒

黑色素颗粒

Birbeck颗粒

电子致密膜被小泡(含神经递质)

功能

发生黑色素性病变

抗原呈递

压力、触觉感受

透明板

密板

网板

厚度

45nm

50nm

最厚

电子密度

低于密板

形状

板状

颗粒/细丝

浆液性腺泡

黏液型腺泡

腺泡形态

球形

管状

分泌物粘稠度

稀薄

粘稠

分泌物成分

唾液淀粉酶、黏液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细胞形态

锥体形

锥体形/三角形

HE染色

嗜碱性

PAS

+

胞核形状

圆形

扁平(分泌活跃时)

胞核位置

基底部1/3

细胞底部

分泌颗粒

酶原颗粒

黏原颗粒

细胞器

RER、GC、mt、Rib、MV

GC丰富,RER、mt

功能

合成、贮存、分泌蛋白质

合成碳水化合物

透明层

暗层

病损体部

表层

部位

病损最前沿

透明层表面

主要部分

最表面

出现几率

50%

85-90%

%

95%

形成原因

脱矿

脱矿与再矿化

脱矿与再矿化

再矿化

脱矿程度(硬度)

轻度

较透明层重

最严重

较病损体部轻

晶体直径

25-30nm

增加,50-nm

10-30nm

35-40nm

孔隙大小

较正常增大

大小不一

增大

增大

孔隙容积

1%

2-4%

釉柱边缘:5%中心区:25%

5%

透射光(树胶/喹啉封片)

透明

暗黑色

较透明

正常

偏振光

负双折射

正双折射

正双折射

负双折射

显微放射

透射

阻射

透射

阻射(相对病损体部)

进展性龋中宽度

恒定,在静止性龋略宽

白斑

扁平苔藓

性质

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

好发性别

男性

女性

口腔黏膜病损的表现

灰白斑片

白色网纹状,白色较淡

界限清楚

界限不清

常单发

对称性、多发性

病理特征

过度角化

角化层较薄

棘层增生

棘层增生或萎缩,锯齿钉突状

基底细胞空泡变性及液化,上皮下疱形成

上皮-CT界清楚

上皮-CT界模糊

可伴上皮异常增生

较少见上皮异常增生

舍格伦综合征

慢性颌下腺炎

临床表现

多为双侧

多为单侧

口干、眼干、伴全身结缔组织病

导管阻塞症状,进食时加重,50%伴涎石症

挤压涎腺,导管内少有或没有分泌物

脓性分泌物

唾液腺造影

末梢导管点球状扩张,分支导管不显影,主导管呈腊肠样

病理

腺泡破坏,淋巴组织增生代替腺泡组织

浸润炎细胞种类多,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

上皮肌上皮岛形成

病变从小叶中心开始,小叶轮廓保留

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小叶轮廓可消失

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

内容物

皮脂、毛发、角化物、脱落上皮细胞

角化物、脱落上皮细胞

肉眼观

细腻的牙膏样

灰白色豆渣样

囊壁衬里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同左

纤维囊壁

有皮肤附件(毛囊、汗腺、皮脂腺)

无皮肤附件

外渗性黏液囊肿

潴留性黏液囊肿

好发年龄

青少年

>50,老年

形成机理

外伤致导管破裂

涎腺导管受阻,致导管囊性扩张

囊内容物

CT支架中黏液聚集,黏液池形成;伴泡沫细胞、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增生

浓稠黏液

衬里上皮

假复层、双层柱状/立方状

纤维囊壁

炎性肉芽组织、纤维组织早期常无

导管的纤维壁

牙源性黏液瘤(OM)/黏液纤维瘤/颌骨黏液瘤

成牙骨质细胞瘤/真性牙骨质瘤

性质

良性

良性

复发

易复发

很少复发

恶变/转移

局部侵袭性易种植,一般不转移

膨胀性生长

组织发生

牙源性间叶组织

牙源性间叶组织

好发年龄

20-39,青年

10-29,少年、青年

好发性别

无差异

好发部位

下颌多见下颌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好发

下颌多见前磨牙和磨牙区好发

包膜、大小

常无包膜

有包膜

剖面

灰白色、半透明、质脆、胶冻样

实性包绕牙根、质硬、有包膜

实质

疏松排列瘤细胞,核分裂罕见

有细胞牙骨质,可见嗜碱性反折线

大量淡蓝色黏液基质

圆/卵圆钙化团块,类似牙骨质小体

有时可见牙源性上皮剩余

周边区嗜酸性、未矿化的牙骨质样组织

黏液瘤(黏液<20%)/纤维黏液瘤/黏液纤维瘤

以及一列/数列排列的成牙骨质细胞

间质

富于血管的LCT

临床表现

颌骨膨大变形,可伴疼痛常见牙松动、移位、阻生下唇麻木

颌骨膨大,可伴疼痛

X线

多房性透射影由大小不等的蜂窝状/囊状阴影境界不清

境界清楚的阻射团周围有带状放射透光相关牙根吸收变短,并与肿瘤性硬组织融合

混合型牙瘤

组合型牙瘤

好发年龄

儿童、青年

儿童

好发性别

部位

上下颌骨均可下颌前磨牙区、磨牙区多见

上颌切牙、尖牙区多见

包膜

多数有

组织结构

成分排列紊乱

成分排列如同正常牙

无典型牙结构

典型牙结构

X线

不规则阻射影像

形态、数目不一的牙样物

周围包绕狭窄的放射透光带

境界清楚

常伴阻生牙、牙移位

预后

自限性,预后好

骨化纤维瘤/牙骨质-骨化纤维瘤/化牙骨质纤维瘤/牙骨质化纤维瘤

纤维结构不良(F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性质

良性肿瘤

良性瘤样病变

来源

牙周韧带(PDL)

GNAS1基因激活性突变

好发年龄

10-39,少年、青年

MFD:25岁,青年PFD:10岁以下,儿童

好发性别

MFD:无差异PFD:女

部位

下颌后部

单骨性(MFD):颌骨、肋骨、股骨多骨性(PFD):下肢长骨、颌面部骨、颅骨

包膜

有,界限清楚

剖面

实性,*白色

灰白、灰红,质韧,砂砾感

实质

富含成纤维细胞的结缔组织

细胞性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早期)

小梁编织骨,周围成排的成骨细胞

编织状骨小梁,字母样,周围缺乏成排的成骨细胞

宽大板层骨

无细胞嗜碱性类牙骨质沉积物

症状

颌骨膨隆,颌面部变形牙移位、咬合关系紊乱

颌骨膨隆,面部不对称牙萌出异常,咬合关系改变可伴疼痛

X线

境界清楚的单房性透光区中央区伴有阻射影

纤维多:囊性透光区(前期),边界不清细骨小梁多:毛玻璃样(后期)纤维转化为骨样组织:斑块状阻射影

转归

保守性术后一般无复发

复发多见,1%恶变为骨肉瘤、纤维肉瘤

想要获得电子版本同学可转发到朋友圈截图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一些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