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哈尔滨)
1指(趾)间皮炎
在没有扩延到深层组织的指(趾)间皮肤的炎症,称为指(趾)间皮炎。皮肤呈现湿疹性皮炎的症状,有腐臭味。不引起急性跛行,蹄部非常敏感。表皮增厚和稍充血,在指(趾)间隙有一些渗出物,有时形成痂皮。初期,与球部相邻的皮肤可发生肿胀,轻度跛行。随后,在球部出现角质分离,跛行明显,在角质和下面的真皮之间有泥土、粪便和褥草等异物进入,使角质和真皮进一步分离。在少数病例,化脓性潜道可深达蹄匣内,严重的可引起蹄匣脱落。如果不发展成潜道,病变发展缓慢,常发展为慢性坏死性蹄皮炎(蹄糜烂)和局限性蹄皮炎(蹄底溃疡)。
2局限性蹄皮炎(蹄底溃疡)
蹄底后1/3处(蹄底和蹄球的结合部)的非化脓性坏死。患指(趾)的动脉搏动增强,患侧蹄壳增温。乳牛可能试图以趾的前部负重,伫立于水泥沟沿上,踵部不负重以减轻疼痛。临床检查及切削患蹄蹄壁可发现病灶。去除蹄底后部及蹄球部的增生角质,在蹄底后1/3处,接近底、球接合部的位置,初期可见角质变软、崩解、脱失、局部有压痛,后期露出蹄底真皮,局部有出血区或坏死区,或者己长出菜花样或莲蓬状肉芽组织。削去角质,可以发现深层的坏死,一般没有脓性物质。削蹄后蹄底部可能显露出敏感的真皮。严重的病例,因蹄组织内感染,蹄冠、蹄球和系部出现肿胀,重度跛行,有的形成脓肿。
3脓*性关节炎
指远端指(趾)节间关节的化脓性感染。病牛患指(趾)红肿,疼痛,避免负重。病牛大多数时间躺卧。蹄球部软组织、蹄冠带及系部出现肿胀和疼痛,因蹄壁过度肿胀可在蹄冠带处发生分离,由于大面积软组织感染,蹄冠带或球部可发生破溃。感染指(趾)高度肿胀,疼痛剧烈时应怀疑本病。屈曲患指(趾),疼痛加剧。对蹄底的瘘管、脓肿及溃疡进行探查时,可发现窦道长,其方向拉向远端指(趾)间关节。X线摄片可证实诊断并显示第二指(趾)骨骨膜增生及蹄关节异常。早期病例的关节腔可变宽,晚期或慢性病例关节腔则变窄或闭合。
4指(趾)间蜂窝织炎
腐蹄病、指(趾)间坏死杆菌病,是指(趾)间及周围软组织的感染性炎症,趾间皮肤真皮层的感染继续向深部扩散。特征是皮肤坏死和裂开,出现趾间皮肤、蹄冠、系部、球节的肿胀,患牛跛行,体温升高,主要为坏死杆菌感染引起。其他牛在近期或过去的几年中表现相似的症状,在第一个病例出现的几周后,其他乳牛也可能发病。病初有轻度跛行,系部屈曲,患肢休息时避免负重,病蹄稍屈曲,运步时明显跛行,以蹄尖着地。后期跛行严重,或卧地不起。在给病牛挤奶时可能闻到组织腐败的气味;病蹄指(趾)间背侧及蹄冠带的软组织红肿,疼痛明显;在某些病例,软组织的肿胀可延至系部,尤其是掌侧或跖侧。坏死达深部组织时,可发生蹄匣脱落、全身症状加重。
5急性蹄叶炎
是指蹄真皮小叶的弥散性无贩性炎症,又称弥散性无败性蹄皮炎,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通常四肢均可不同程度发病,但以某一肢体的病变更为明显。跛行、蹄过长、出现蹄轮及蹄底出血均为本病的常见症状。急性蹄叶炎时两前肢或四肢跛行明显。病前肢常向前伸出并外展,以免蹄尖负重;后肢前伸至腹下;弓背,头颈伸直,尾稍抬起。病牛不愿站起或行走,特别是在硬地上,跛行明显。后肢发病时,病牛长时间躺卧,强迫站起时,弓背、四肢集于腹下。病牛运步时,患蹄轻轻落地,蹄踵比蹄尖部先着地;步态僵硬。病蹄比正常蹄温度高,用检蹄器压迫时两指(趾)异常敏感,后肢外侧趾,前肢内侧指疼痛明显,蹄尖和蹄底前部对检蹄器的压迫最为敏感。蹄底角质脱色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6口蹄疫
牛、羊、猪等偶蹄家畜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口腔黏膜、鼻、蹄部及乳房的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心肌与骨骼肌变性。本病传染性极强,牛群内有多头牛同期发病。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食,闭口流涎。1~2天后,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黏膜发生水疱,不久水疱破溃,形成边缘不整的红色烂斑。稍后,趾间及蹄冠皮肤表现热、肿、痛,出现水疱、烂斑,病牛跛行。水疱破裂,体温下降,全身症状好转。如果蹄病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化脓坏死,易发生蹄匣脱落。
兽医鲁哥:从事养牛二十余年,为广大养牛户提供养牛场建设、选牛、应激处理、养牛技术指导等服务。联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