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该处于春节黄金期的中国旅游业还未来得及欢喜,就被退订大潮所淹没,被迫按下了“暂停键”,损失惨重。当下,放眼整个旅游行业,特别是大量中小企业和旅游经营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久前,签证龙头企业百程旅行宣布倒闭清算,这一消息更如一盆冷水浇下,让旅游从业者对行业前景感到更加迷茫。如何“活下去”似乎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同心声。
3月5日,原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做客“游云南”学院,通过直播的形式,与业界同仁分享了他对文旅业应对疫情危机的思考与启示。
以下是中国城市报记者根据直播内容所作整理,干货满满。
近来,有关专家将年的非典疫情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用4个变量进行了对比。时间变量:两次疫情均发生在春节前后,传播速度与途径大不相同;消费变量:非典疫情对春节长假及踏青游并无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则完全中断了旅游消费;范围变量:非典疫情期间,全国7个省市“零感染”,新冠肺炎疫情则导致全国各省无一幸免;舆论变量:移动通信的普及让信息传播趋于透明化,也让每个人都置身于疫情之下。
年以携程为代表的OTA与传统旅行社在业务方面进行拼杀,争夺市场份额。非典疫情对于当时正处于爬坡期的携程而言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危机,而17年后,由携程、去哪儿、艺龙、飞猪、同程、途牛、驴妈妈、美团、马蜂窝等OTA构建了庞大的在线旅游运营商竞争格局,同时,人们也越来越习惯通过手机来完成在线预订安排出行。如今OTA占据了全国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倒逼传统旅行社进行创新转型。当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远比年之前以传统景区、旅行社、酒店“三驾马车”为旅游供给形式所面对的挑战更复杂、更艰巨,损失也更惨烈。有关专家预测年旅游业的损失约为2.8万亿元人民币。
一、疫情当下,应如何思考?
年的“”事件、年的非典疫情、年的金融危机以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都是影响全球的“黑天鹅”事件。特殊时期,我们不仅需要应对措施,选择正确途径渡过难关,更需要冷静思考,谋划未来。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这场疫情来临时,我们是不是该回头思考:单一的产业链模式真的没有问题吗?如何提升旅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疫情结束旅游业还要回到原来的老路吗?这或将是摆在文旅行业面前的一道新命题。
当警报拉响时候,“暂停键”最大的警示作用是什么?
今年春节本该是出行高峰时刻,而文旅部却按下了“暂停键”,让旅行社、酒店、景区始料未及,而此时部分参团、自由行游客,尤其是出境游的游客已经出发,当看到文旅部下发的紧急通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揪紧了心弦。
文旅部当时通知如下:1月24日起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对于已出行的旅游团队,可按合同约定继续完成行程。行程中,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