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徐达孟浩然等名人,均是疽发背而亡,
TUhjnbcbe - 2024/9/17 14:58:00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扬雄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均为“疽发背而亡”,比方说因见到王昌龄太开心而忘记医嘱,误食海鲜导致病情加重,最后辞世的孟浩然;

还有传说中被朱元璋赐了一桌烧鹅宴,被迫犯了口忌,继而重病身亡的徐达……这就使得很多人好奇不已:这“疽”到底是什么病呢?

“疽”

所谓“疽”,在中医上指一种出现于局部皮肤上的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据《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疽多生于肌肉筋骨间。

另外在宋朝的《卫济宝书》中,则提到了“有头疽”的存在。有头疽又称搭手,刚刚患上时顶如栗米根脚坚硬,又痛又痒,令人难以忍受。

等病情恶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有头疽的根盘就会逐渐变大,脓头增多色且红灼热。而一旦它们破裂,形状就像是蜂巢一样。患者则会出现神志不清,气息急促等症状。

“疽发背”

“疽发背”则被人们称为“背疽”,泛指生于背部的有头疽。在古代的时候,这种病一旦得上,很难得到根治,患者必须格外重视饮食。

再兼以严格的药疗,这样才能够尽可能控制住病情。孟浩然以及徐达等人会“疽发背而亡”,一来是因为他们犯了口忌,二来则是因为背疽对古人而言确实是不治之症。

背疽相当于什么

就背疽的一些病理性征来看,它可以理解为背上生疮。在西医学领域它有一个非常精准的专用名——背部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

在治疗这个病的时候,医生一定会叮嘱病人尽量注意个人卫生,不要让创面出现感染发炎的问题。因为创面感染之后,会给后续治疗造成一定麻烦。

但即便是有病人不幸感染发炎,也能够通过抗生素抑制病毒以及细菌的活性,继而再利用其他药物辅以治疗,背疽就能够逐渐康复。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大夫对病毒以及细菌完全没有概念,跟没有针对性极强的抗生素的存在,这才导致很多名人“疽发背”之后,只能面临过早辞世的结局。

补充

除了不了解病毒以及细菌、缺乏抗生素以外,古代人没有办法保证卫生干净,也是背疽加重致死的原因之一。

诚然,古人确实会定期打扫卫生,在饮食方面也会稍加注意,但因为各样各样的原因,古代还是存在不少卫生隐患,这大大增加了那些背疽患者病情加重的概率。

另外一些“疽发背而亡”的名人

这里我们再来补充一些因背疽而亡的名人,根据《二十四史》以及《清史稿》中的记载:

中国古代除了孟浩然以及徐达以外,张守琏、李洧、朱穆、明镐、刘羲叟、张嵘、周克明等人均为疽发背而导致身亡。

这样看来背疽在古代似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不治之症,它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毕竟有史记载的名人已经有很多中招,更别提那些平凡的百姓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达孟浩然等名人,均是疽发背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