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感染,全国多个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一月底就发文暂停口腔科的诊疗,恢复诊疗时间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往年天没有淡旺季之分的口腔科,顿时变得空空荡荡。
牙医们都按照卫健委的指示老实待业,但牙疼这件事可不会听从任何人指挥。这段时间,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可体会到了“疼起来要人命”的感受——封闭的髓腔内感染使内部压力骤然升高,疼就一个字。
偏方,没用;吃药,管几小时;开髓放压,停诊。
全国口腔门诊基本都处于停诊状态,一方面,患者叫苦无门,疼得撞墙,夜夜难眠;另一方面,医生急在心头,停诊在家,除了云指导外也是爱莫能助。这段时间的口腔科医生与患者都在“渡劫”。
今天库叔就来和你说说,为什么口腔科这么特殊,患者都疼成这样了,就是不能开。
文
崔赫翾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口腔科究竟有多“危险”?
在我们口腔中,除了我们看到的那些,还有更多肉眼不可见的生物——超过种不同的细菌、病*、真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等微生物类别,这些微生物统称为“口腔微生物”。
一提微生物,我们通常联想到病菌,比如幽门螺杆菌、白色念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等。虽然细菌不完全是这些致病菌,但不得不说,人身体的很多疾病都与口腔这些微生物脱不了关系。
比如慢性牙周炎,就是菌斑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让牙龈组织发炎肿胀,最终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形成牙周炎。
你以为病变只在口腔内?口腔内的微生物还可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增加了各种全身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曾有研究人员对92例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状的患者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相比,他们中50%的人口腔中含有较高丰度的韦氏球菌,同时,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也检测到了口腔中的几种细菌,比如牙龈卟啉单胞菌这种口腔常驻菌种。不仅是动脉粥状硬化,这些细菌还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紊乱,参与肠炎症的发生。
除此之外,细菌性心内膜炎、吸入性肺炎、儿童骨髓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等等致命性疾病都有可能因为一颗牙而引起。
广州日报曾报道,有一名扬州外来务工人员,为省下一笔医药费,强忍着牙痛,直到一周后肿得受不医院就医,但为时已晚,最终不治离世。
而罪魁祸首就是口中的病牙。
人体内有三条比较重要的潜在间隙:气管前间隙、椎前间隙、咽后间隙,这三条间隙都可通向位于两片肺叶之间的纵隔。如果牙齿出现状况没有及时处理,会进而病变发炎,出现脓肿。此后,牙齿周围的脓肿病*沿着咽后间隙及气管前间隙一路下行,到达纵隔,从而感染该区域,诱发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所以,口腔科每天与这么多微生物打交道,病原菌集中更容易导致空气污染,即使定期进行消*,但一旦消*停止,空气污染物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
不仅如此,在口腔诊疗过程中,诊疗器具的使用也增大了危险系数——治疗器械的运转和使用,大量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和药物产生,进入空气中,尤其治疗台周围更是会造成严重污染。
比如,牙科高速涡轮手机。
使用时高速气体带动涡轮高速旋转,从而带动转子所夹持的车针高速旋转,在切削牙体时,车针高速运转会产生高热,手机通过喷水雾来降温。使用手机时,水平方向最远喷溅距离为1.6米,距操作诊疗约1米处的垂直方向喷溅高度达1.8米。
再比如,超声洁牙设备。
它通过高频振荡电路利用逆电压效应产生超声振动,工作尖收到激励发生共振,产生刮除或剪切作用,超声洁牙设备工作时,工作尖的高频振动也会产生热量,也需水流进行降温。
这两种设备在患者口内工作时,都会产生大量混合着患者唾液的飞沫,不仅如此,还有再小一点的——直径为0.—微米的微粒分子,会形成气溶胶。而气溶胶中很可能携带各种细菌、病*,比如直径范围为0.08—0.12微米的新型冠状病*。
总之,病菌与病*在空气中悬浮,随气流飘动。就算诊疗时医生全副武装——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和外科口罩、防护面罩或防护目镜、乳胶手套、防渗漏鞋套,可患者必然要张开嘴接受牙齿检查,客观上,暴露无法避免,这就带来了极大的交叉感染风险。
那么不用这两种设备可以吗?
先说牙科高速涡轮手机,磨和钻的特点使他成为口腔科医生最重要的武器。无论根管治疗还是补牙,都无法回避。而超声洁牙机的应用同样广泛,如清除口腔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斑等牙渍,清除牙周组织的牙石和菌斑,亦或是用于牙齿根管清洁、荡洗等。
除了这两种设备,口腔科牙椅上装备的三用枪、超声骨刀等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气溶胶,这些设备,几乎囊括了口腔科所有诊疗过程。
所以,在疫情严峻的当下,口腔科停诊势在必行,医生也会建议非急症病人延期就诊。
2
患者待诊像“渡劫”
有人备受智齿折磨却无法拔除,只能靠吃止痛片和消炎药度日;有人则因为刚做完正畸,牙齿酸软无力,影响了日常饮食,只能吃些流质的、软烂的食物,吃的时候还只能囫囵吞枣;正畸还容易频发意外,比如在吃东西时导致托槽脱落,结扎丝刮伤口腔黏膜。平日可以去口腔科就医,但现在,人们只能是网络“云看牙”,解决方法也只有吃药。
河南小白兔口腔连锁机构的一位医生说,前几天下雪路滑,一位小朋友意外滑倒磕掉牙冠,他们曾多次向上级部门申请做简单诊疗,可因为疫情严峻而被拒绝,医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医院,也只能在急诊室做简单处理,口腔科依旧没有开门,就算牙齿松动目前也只能挨着。
还有一位患者使用多年的烤瓷冠已“岌岌可危”,已有开裂迹象,牙根裸露疼得叫苦不迭。可疫情期间,口腔科医生的牙科手机都被上交,无论诊疗过程简单与否都做不了。这时就只能靠吃止痛片缓解疼痛。牙疼起来,脸肿,吃饭受到了限制,心情更糟糕,生活大受影响。最令人绝望的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诊修复。
有的患者“疼得一直想刷牙,这几天刷牙次数已经数不清了!”有的患者将冰袋置于牙疼处,反复冰敷,以求减少疼痛感。更有甚者,咬花椒生姜片的各种偏方都用上了,只是想暂时缓解牙痛,能睡一个安稳觉。然而偏方未必有效果,即使有,也是暂时性的——经常见到病急乱投医的患者在龋洞里放花椒反而增加髓腔内压力,导致疼痛加剧;甚至有病人为减轻牙疼,口含高度白酒造成黏膜烧伤……
如果说上述情形还只是疫情期间牙疼的初阶,那接下来的听着就有点疼。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分为五个级别:
零度,不痛;
一度,轻度痛,这种疼痛是间歇性的,患者可以不用药;
二度,中度痛,这种疼痛是持续性的,影响患者休息,需要服用止痛药;
三度,重度疼痛,这种痛是持续性的,如果不服用药物就无法缓解疼痛;
四度:严重痛,持续的痛伴血压、脉搏等的变化。
急性牙髓炎的患者可以达到三度甚至四度疼痛。牙髓炎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在夜深人静需要安然入睡时,疼痛加重。由于牙髓腔是封闭组织,一旦感染就不可逆,而感染引发的多炎性液体令髓腔内压力骤然升高,牙髓受到高压而产生剧痛,高压又进一步加快牙髓组织的坏死,形成恶性循环。且牙髓神经是通过几条主要神经连接神经中枢,缺少准确的痛觉定位,所以牙髓炎急性发作时,即使我们已经拉开架势上了“电筒+镜子”的组合,有时还是分不清牙痛的具体位置,甚至感觉半边头都疼。
急性牙髓炎一般经过彻底的牙髓治疗才能治愈,这在疫情期间不可能做到。在急性期,开髓是最快释放压力的方法,高速牙钻钻开髓腔顶部,这在疫情期间也不用想。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药物来镇痛,但依旧治标不治本,甚至用药物镇痛,“标”都不一定治得好。
除了这些,口腔科的日常诊疗中还有很多繁琐的工程,比如根管治疗,一般2-4次就诊才能完成。曾经发生过令人揪心的事情:
有一位根管畸形的患者,在根管消*阶段后已无自觉症状,也无明显叩痛,本以为牙神经已经清除干净,便进行了根管充填。可怎知到了晚上疼得厉害,淡盐水漱口没用;连续刷牙没用;冰水漱口,在短暂麻木后,疼痛卷土重来。想要努力睡着,可疼痛令人毫无睡意,不仅如此,从一颗牙到整个面部、耳蜗都开始了三度的重度疼痛。
本打算吃止痛医院看病,然而止痛片基本只能见效4小时,药效刚过,疼痛再次席卷而来,医院进行处理。
这种病的疼痛机制与急性牙髓炎相同,被封闭后形成密闭环境,由于根管畸形而神经不能尽除,引发了炎症,炎性物质没有释放空间,产生了剧烈疼痛。这种情况的患者虽然不常见,但也存在。而疫情期间,一旦遇到上述严重的口腔科疼痛意外,实在令人担心。
其实,牙疼是个普遍的问题。根据国际牙科研究协会和美国牙科研究协会报道,口腔疾病影响了全球近39亿人,年全球用于牙科疾病治疗的直接费用总计亿美元,间接费用总计亿美元,与全球十大常见死亡病因的花费相当。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有97%的成人正遭受口腔问题困扰,其中97%的成人患有牙结石,88%患有龋齿,85%有牙龈问题,其他还包括牙齿敏感、口气、牙菌斑、牙渍等一系列问题。
不可小觑!
3
疫情期间“云看牙”
疫情期间催生了“云蹦迪”“云喝酒”等,而口腔科医生“云看牙”就显得比较无奈,医生患者共同协作,只为对抗疫情下不可承受的牙痛。
正畸算比较容易出现的小麻烦了。以往,矫正牙齿、戴牙套几乎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专利”。但近年来,正畸开始悄悄在成年人中流行起来。
库叔身边有一位正在做正畸的朋友,因为疫情期间响应号召宅在家里,“吃吃吃”自然无法避免。然而,假期中的一天,就在这位朋友正大快朵颐时,矫正器托槽突然脱落了,结扎丝都裸露在外,稍不留神就有刮嘴的风险,不得已拍了照片,给医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