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冬天的病可以在夏天治疗,有一种疗法叫“冬病夏治三伏贴”,通过穴位贴敷法增强人体的阳气,提高免疫力,预防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患。现在已经进入了冬季,每天都要面临寒冷的天气时,我们更应当注意养生保健,采用一些简单有效的中医方法来抵御严寒,提升抗力,祛除病邪。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冬季保健要穴,利于三九时节,运用中医传统的“穴位敷贴疗法”或“三九灸”“拔火罐”“穴位放血”来防治疾病:
—、大椎
取穴法
大椎穴在第七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恰好与肩相平。使病人正坐平肩,略低头,在第7颈椎下,第1胸椎上陷凹处取穴。当低头时,颈后与肩平处,出现一个高突,即第7颈椎,其下即大椎穴。有的人出现2个高突,下面最大的、会活动的是第7颈椎。
特性
大椎在项下背上正中,属督脉经,手足六条阳经皆会于此。督脉上通于脑,有总督诸阳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有解表通阳,清脑宁神之功效。
作用
1、呼吸系统疾患: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肺气肿,咳嗽、哮喘,支气管炎。
2、神经系统疾患:治癫痫、精神分裂症。
3、血液系统疾患:可增加白细胞。
4、主治发热:为全身退热穴。
5、对疟疾病有特效:但要在发作前2小时内治疗。
6、其他:亦治衄血、呕吐、*疸、小儿诸疳、中暑、荨麻疹、角弓反张、项背及脊中拘急、疼痛等,还有强壮全身和解尿*的作用。
二、风门
取穴法
风门穴在第2与3胸椎之间旁开1寸5分。
特性
风门属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经交会。所谓风门即风邪之门户,出人之要道。又名热府,是热气聚集之意。此穴能泻诸阳经热气,亦泻胸中之热,所以不论内伤外感,一切风症皆主之,它有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之功效。
作用
1、防治感冒:风门穴既是感冒的预防穴,也是治疗穴。贴敷风门,可以预防感冒。如果觉得项背发冷,似有感冒的征兆时,可在风门穴拔火罐,同时艾灸身柱穴,就会觉得脊背发暖,感冒可以避过,即使避不过,也可以减轻;如果感冒以后总觉得没有痊愈,迁延时日,则贴敷风门,即可痊愈。感冒被称为百病之源,容易引起许多疾病,因此,应用风门穴预防和治疗感冒,是重要的保健措施。
2、呼吸系统疾患:风门穴对于防治小叶性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哮喘、支气管炎、胸膜炎、百日咳等,都是重要的穴位。日本将风门穴称为“打肩”,艾灸风门穴称为“打肩灸”。民间习俗,人到20岁,要“打肩灸”,有利于预防肺结核。
3、预防脑出血:贴敷或艾灸风门能预防中风。脑出血昏倒时,可在风门穴上放血,会缓和脑部充血或出血,可以急救。
4、耳鼻咽喉科疾患:鼻炎、鼻窦炎、咽喉炎、腭扁桃体炎等。
5、医治背部蜂窝织炎:即中医外科的痈疽搭背,灸风门能有预防发痈疽的作用。
6、其他:肩酸痛、肩背软组织劳损、头痛、颈部痉挛。一般头痛,风门,身柱拔罐子放血即可痊愈。
三、身柱
取穴法
身柱穴在第3与第4胸椎棘突之间。取穴时,使病人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3胸椎下陷中取之。
特性
身柱穴为督脉之脉气所发,在上背部正中,第3胸椎下,接近肺脏,属督脉经,通于脑髓,名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疔*,宁神志之功效。
作用
1、灸身柱可以健全神经系统:因而可以防止疲劳和促进疲劳的恢复,可以防止神经衰弱、不眠症、头痛等。对脑出血、精神病、癔症、小儿麻痹、癫癎、舞蹈病也有疗效。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在长野县40所学校对学龄儿童进行保健灸的报告说灸过身柱穴之后,不伤风了,食欲增加了,发育也好了,总之,健康状况改善了。所以,虚弱儿童的家长,应该格外注意长期给孩子灸身柱或做穴位贴敷。身柱是学龄儿童的重要穴位,运用穴位贴敷法能强身健体,是保健上不可缺少的。”
2、通治儿科百病:对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缺乏、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抽风、发育不良、面*肌瘦,都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可将健脾消积功效的药物制成药膏,敷贴在身柱穴3~9天,即可痊愈;对于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也都疗效明显。对于3岁以上的小儿哮喘,除贴敷身柱外,可加贴灵台穴(第六椎下陷中)。由于身柱灸对于上述小儿各病都有明显疗效,所以是保证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应该成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一般家庭常识,要大力推广。
3、防止呼吸系统疾患:穴位贴敷身柱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对于小叶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保健穴。
四、脾俞
取穴法
脾俞穴在第11与第12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寸5分。使病人正坐或俯卧,按第11椎下脊中穴旁开1寸5分取穴。简便取法,可先摸到肩胛骨下角平为第7胸椎下。
特性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主四肢、肌肉,能统摄血液,开窍于口唇;胃司受纳,通主水谷。故皆为仓廪之官,主宰中焦、脾、胃、十二指肠、小肠,胆、胰等的消化和吸收作用。所以这里说的脾脏,具有运化五谷精气及输布津液于全身的功能,是供给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在精神方面是意与智之所藏,故有智慧囊之说。凡属诸虚胀满皆为脾病。
脾俞穴在背部的中部,是十二脏腑背俞穴之一,属足太阳膀胱经。它有调理脾气、运化水谷、渗利除湿、和营统血之功效。
作用
1、消化系统可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缺乏食欲、急慢性肠炎、痢疾、泄泻、肝炎、*疸、肝脾大、胃痉挛。
2、治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子宫下垂。
3、治营养不良、水肿、四肢沉重、失眠、喘息。
4、治湿疹、荨麻疹等。
五、肾俞
取穴法
肾俞穴在第2与第3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寸5分。使病人正坐或俯卧,从第2腰椎之下命门穴,旁开1寸5分取之。简便取法,使病人正坐直腰,由医者两手中指按其脐心,左右平行移向背后,两指会合之处为命门穴(此穴正对胳中),由此旁开取之,但此法对于胖人腹壁下垂者不甚准确。
特性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藏精与志,通于脑。肾主水,其华在发,开窍于耳。肾为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为人身精气出人之源泉,又主宰一身之元气。肾与膀胱、生殖系、神经系、消化系、呼吸系均有关系。如果肾气足,则人体精力充沛,强劲有力,生殖力强,脑功能也精巧灵敏,消化旺盛。
肾俞穴在腰间,是十二脏腑背俞穴之一,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调理肾气,强健脑脊,聪耳明目,健身体、壮元阳之功效。
作用
1、泌尿生殖系疾患可治急、慢性肾炎、肾绞痛、肾下垂、遗精、遗尿、阳痿、月经不调、盆腔炎、不孕症、膀胱炎、膀胱麻痹、糖尿病、淋病。
2、治腰痛、腰肌劳损、腰神经痛、下肢麻痹。
3、治贫血、身体虚弱、面色发白、畏寒、四肢不温,慢性腹泻、耳鸣、耳聋、脱发、毛发干枯、多梦、失眠。
4、肾虚引起的支气管哮喘。
以上五个保健要穴皆可做穴位贴敷疗法,个别病症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穴位放血或拔罐。
贴敷疗程:每一九贴敷3次,三个九共贴敷9次;每次贴敷3-6小时。
12月22日将进入数九寒天了,从“一九”开始至“三九”结束,运用穴位敷贴药物防治身体是最适合的保健方法,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吧!
门诊时间:周一、三、五、日全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