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有糖尿病患者必须要看,皮肤出问题要这样 [复制链接]

1#

作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胡爱民/徐乃佳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分布的血管和神经为皮肤提供营养,支配其活动。所以糖尿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病变不足为奇。若放任自流,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带来很多痛苦甚至危及生命。那么,遭遇皮肤病变,糖友该如何处置呢?下面就4种常见皮肤病变为糖友支招。

1皮肤颜色改变

01/表现1:皮肤潮红

皮肤潮红是在指甲周围、面部和小腿等部位皮肤变红,有时能看到血丝,有时红色连成一片,皮肤无其他不适。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的年轻病友,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时则更常见。因为血液是从动脉经毛细血管流回静脉的,高血糖时,血液黏度增高,血液在毛细血管处流速缓慢,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引起这种情况。

控制血糖后,症状可消失,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平时防止高血糖,如突然出现皮肤潮红需警惕糖尿病酮症酸中*,请尽快就医。

02/表现2:皮肤灰褐色

灰褐色皮肤对称性分布于颈部、腋窝和肛门生殖器等皮肤皱褶部位,可有皮肤增厚,看上去像附着在皮肤上的“垢”,称之为“黑棘皮病”。它的发生与肥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有关。

超重、肥胖患者加强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减轻体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病情可缓解甚至痊愈。

2皮肤形态改变

01/改变1:暗红色丘疹

常在胫前(小腿前部)分散或群集分布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表浅暗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发展缓慢,糖尿病控制良好后可缓慢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有的亦可完全消退,但容易复发。这是糖尿病特有的皮肤病变,又称“糖尿病性皮肤病”,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关,好发于老年、病程较长和伴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无特效治疗方法,控制血糖有利于促进皮肤症状消退,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切勿擅自涂抹药膏。糖尿病性皮肤病常伴发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如出现这种皮肤改变,医院筛查其他并发症。

02/表现2:*色丘疹

部分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血脂会在皮肤沉积,出现米粒到*豆大小、质地较硬的*色丘疹,称之“皮肤*瘤病”,好发于上眼睑内,也可在四肢、胸腹、臀部等部位皮肤出现(有的甚至如鸡蛋大小)。

除了血糖,血脂也要尽量控制达标,注意少吃高脂肪食物,血脂异常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调脂药物。病情控制后,皮疹可减轻或消失。某些局部性*瘤影响美观时,可进行激光或手术治疗。

03/表现3:水疱

表现为正常皮肤出现类圆形的水疱,直径可从半厘米到十几厘米不等,疱壁紧张,内有透明浆液,伴或不伴出血,无红肿等炎症反应,这称之“糖尿病性大疱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糖尿病病程较长病情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身上。好发于四肢末端,以足、趾多见,常因受压或摩擦而起,与代谢紊乱亦有关。

表皮松软的水疱不要擅自弄破,应让疱内液体自行吸收,每天用碘酒消*后予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即可;表皮紧张且直径大于0.5cm的水疱,医院抽吸尽疱内液体,然后包扎换药;水疱自行破裂者,医院处置,以防造成感染。同时注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抬高患肢,按摩肢体,均有利静脉回流、减少渗出和促进血液循环。

平时应控制好血糖,选择宽松的软底鞋,避免局部尤其是足部长期受压,勿将各种热源直接接触皮肤。包括热水袋、电热毯、电暖器等,洗澡、泡足水温应低于40℃。

3皮肤瘙痒

01/皮肤瘙痒

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局部瘙痒常见于外阴、肛门、腰背等,呈阵发性,以夜间发作为重,严重者出现抓痕、红斑、丘疹、色素沉着、皮肤干燥脱屑、血痂和皮肤肥厚皲裂。这是糖尿病合并的血管、神经病变,让皮肤保水能力、皮肤排出汗液功能下降,引起皮肤干燥所致,

除了控制血糖,调节血脂,还要注意:瘙痒处忌搔抓,可予冷水湿敷或轻轻拍打痒处;保持皮肤清洁,但洗澡不宜频繁,尤其是在秋、冬季,每周1~3次即可;热水烫洗、用毛巾使劲搓洗均不可取;建议选择中性或偏弱酸性沐浴液或浴皂;外用保湿润肤制剂,严重瘙痒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内服外用药物止痒,并发感染时需要抗感染治疗。

4皮肤感染:毛囊炎、蜂窝织炎、癣等

01/皮肤感染:毛囊炎、蜂窝织炎、癣等

糖友体内的高糖环境,为真菌、细菌和病*的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机会。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好发于头面部、臀部,蜂窝织炎多发于下肢、足部,均表现为皮肤红肿、发热、疼痛;手足癣、股癣是常见的真菌感染,可见皮肤起斑疹、脱屑,瘙痒难耐,真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还会引起阴道炎,有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表现;病*感染以带状疱疹常见,引起水疱、疼痛等。

控制血糖是根本,如有上述感染可能,切忌挤压或搔抓患处,尽早寻求医生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