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得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医院订阅哦
导管相关性感染知识知多少?
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长期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也是PICC穿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PICC相关性感染的病例并不少见,而肿瘤患者由于本身免疫力较差,化疗时间长,导致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几率则更高。
近日,笔者就遇到了一例PICC导管并发感染的病例。
案例介绍:PICC并发导管感染1例
简要病史:患者,女性,44岁,乳腺癌术后多发转移,因“PICC置管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一天”于-07-02-09:00入院。该患者于-01-25在左上臂留置PICC导管一根,最近一次化疗结束后于-06-21出院。
入院评估:PICC敷贴更换日期为-07-01-7:00,患者自诉局部持续性胀痛,NRS评分3分,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红肿面积约10cm*15cm,测体温37.5℃。揭开敷料评估时穿刺点有脓液涌出,并有一股异味。
图1、图2PICC穿刺点揭开敷料前、后对照
原因追踪:
进一步了解以后,得知该患者化疗结束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经对症处理后出院回家。由于正值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患者又在家中烧饭煮菜,导致穿刺点出现感染。当时(-06-30)患者也未引起重视,直至次日发现局部皮肤发红迅速扩大,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于-07-01来医院就诊,虽经对症处理(局部换药,穿刺点碘伏棉球压迫,口服头孢克洛治疗等),无奈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感染迅速进展。
那么,临床上遇到这样的导管感染病例,后续该怎么处理呢?
五问五答: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知多少?
问题1:PICC穿刺点局部软组织化脓,咋办?
根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标准条文说明:所有静脉导管均应密切监测其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出、疼痛等表现,出现异常表现,PVC应立即拔除导管;若为PICC、CVC、PORT时,则应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治疗结束后,应尽早拔除。
处理:
1.根据该患者的局部感染征象,该PICC导管遵医嘱予以立即拔管处理;
2.抽血常规、CRP等,抽外周静脉血培养、留导管尖端培养及分泌物培养送检;
3.抗感染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ml+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q8h静滴;
4.局部处理:聚维酮碘消*,尽可能挤出脓液,生理盐水清洁穿刺点周围皮肤,局部用油沙银离子敷料+纱布覆盖,红肿皮肤用水胶体透明贴外敷,红外线照射局部30min/次/日。
图3消*后挤出脓液
图4油沙银+水胶体覆盖
图5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问题2:并发导管感染时,拔管指征有哪些?
据文献报道,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有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拔管处理,包括:
1.出现难以解释的持续性发热或者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即使血培养阴性也应该拔管。
2.怀疑中心静脉导管导致的发热,同时合并严重的疾病状态(低血压、低灌注、脏器功能不全等)及时拔管。
3.穿刺部位有脓肿及时拔管。
4.对于金*色葡萄球菌和假丝酵母菌所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及时拔管。
5.病情好转,经评估不再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应拔管。
备注:根据指征3,该患者穿刺部位有脓肿,符合拔管指征。
问题3:培养标本怎么留?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中有这样说明: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若疑似存在感染,需采集标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留取培养标本时可以这样操作:
拔除导管:从独立外周静脉采两套血,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剪下导管尖端5cm或近心端,送微生物室培养。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结果判断可参考表1。
表1CRBSI结果判断
保留导管:对于置管困难,不能拔除导管的,推荐采用导管内血液与外周血同时送检。一般情况下取两份血,一套来自导管内,另一套来自外周静脉,两份血样的采血时间应接近且同时送检。CRBSI结果判断可参考表2。
表2CRBSI结果判断
问题4:导管相关性感染分几种?
PICC并发导管相关性感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局部感染:穿刺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或红肿热痛等蜂窝织炎表现。
导管定植菌感染:插管部位无感染征象,但远端导管细菌定量培养病原菌≥0CFU或半定量培养病原菌≥15CFU/平板,导管穿刺皮下部位出现弥散性红斑并排除理化因素。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管定量或半定量培养和其他静脉抽取血液培养分离到相同病原菌,同时伴有血液感染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血行感染源。
问题5:何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后续追踪:
1.培养结果会是哪一种细菌感染?
2.抗感染治疗是否有效?
3.后续换药如何进行?
欲知详情,敬请等待!
参考文献:
钟华荪,李柳英.《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人民*医出版社.
SIFIC感染官微.带着问题学规范: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09-15
么莉,吴欣娟,主编.《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护理分级》.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雪仔
图片:作者提供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