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癫疯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本文原载于《中华眼科杂志》年第7期
患儿男性,1岁7个月。木筷刺伤右眼睑红肿15d、发热3d,于年12月8日医院。入院前15d患儿手拿吃饭用过的木筷玩跑时摔倒,不慎将木筷插入右侧眼部,木筷自行完全脱落。医院就诊,右眼局部应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入院前10d(伤后5d),患儿出现右眼睑红肿,医院行CT检查后给予头孢唑林静脉滴注(50mg/kg,每8小时1次)全身抗感染治疗。入院前3d(伤后12d),出现高热39.3℃。全身体检: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常规白细胞17.13×/L,中性粒细胞0.;尿常规、大便常规、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上睑红肿、下垂,皮下包块质软,有波动感(图1)。入院前5d医院眼眶CT提示右眼上睑皮下及眶内软组织密度影,中央有低密度区(图2),右眶上壁局部骨折(图3)。入院诊断:右眼上睑皮下及眶内脓肿,右眼眶顶骨折。儿科急会诊后建议行心电监护,全身应用万古霉素(10mg/kg,每6小时1次)抗感染。年12月9日全身麻醉下行右眼上睑及眶内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引流出*色脓液1.5ml(图4),万古霉素冲洗脓腔后放置引流条。术中麻醉下发现右眼上睑穹隆结膜瘢痕,右眼角膜透明,眼前节未见异常。术后第1天患儿右眼眼睑红肿明显消退(图5),但体温仍高(38.5℃),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5.43×/L,中性粒细胞0.,立即再次请儿科会诊,检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情绪较差,无明显嗜睡,脑膜刺激征阴性,建议继续万古霉素全身抗感染治疗。术后第3天,患儿体温仍未控制(37.3~39.5℃),生命体征平稳,逐渐出现嗜睡,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23.03×/L,中性粒细胞0.,C反应蛋白87.6mg/L,血培养结果阴性,术中取脓液培养结果提示米勒链球菌生长(对氯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利福平敏感;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儿科医师会诊,检查患儿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术后第5天儿科医生行腰椎穿刺,穿刺脑脊液呈米汤样混浊,脑脊液常规白细胞升高(/ml)、中性粒细胞88%、单核细胞12%,糖含量0.02mmol/L(正常参考值2.5~4.4mmol/L),微量蛋白3.48g/L(正常参考值0.15~0.45g/L),建议转科,当日予以头孢曲松全身抗感染治疗,同时行CT提示颅内脓肿形成(图6),脑脊液涂片及培养未查见厌氧菌、细菌和真菌。术后第6天,患儿转至儿科治疗。后来电话随访患儿仍然发热,全身情况恶化,神经外科建议手术治疗,患儿家属拒绝手术,眼部切开引流术后13d患儿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讨论
一般眼眶感染可以通过周边组织感染局部蔓延、外伤或手术、血行播散等途径侵犯眼眶[1,2]。其中局部蔓延包括眼睑、牙齿、鼻窦感染,是眼眶感染最常见的原因。眼眶感染早期表现为眶蜂窝织炎,经过抗感染治疗,较少发展为眼眶脓肿。
本例患儿不慎将吃饭用过的木筷从右眼上穹隆结膜刺入眼眶,并引起右眶顶骨折,伤及颅脑,这种致伤路径并非少见[3]。由于患儿年龄小,无法提供详细的伤情,家长亦没看到意外发生时的情况,加之患儿检查配合较差,未能及时发现上穹隆结膜的伤口,忽略了眶颅沟通伤情,既往文献也有类似报道[4]。提示对杆状物或锐利器械刺伤,应进行眼眶CT检查,及时发现颅脑穿通伤的存在及涉及的部位,进行必要的防治感染治疗和手术处理。
一般眼眶感染常见的微生物主要包括金*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而米勒链球菌引起眼眶感染并不常见[5]。米勒链球菌属于厌氧或微氧菌群,是口腔常见寄生菌群,容易引起脓肿[6,7]。本例患儿是吃饭用过的筷子戳伤,可能携带米勒链球菌。对于免疫机制尚不健全的婴幼儿,米勒链球菌感染严重威胁生命,尤其对于颅眶骨折的情况。颅脑感染应使用有效抗生素,脓肿形成应及时引流,MRI检查对颅脑感染和脓肿形成诊断定位有重要价值。
本例患儿木筷刺伤眼部后首诊于医院眼科,开始仅局部用滴眼液,伤后5d出现右眼睑红肿时,才给予头孢唑林静脉滴注全身抗感染治疗。伤后10d的眼眶CT检查未提示有颅内异常,眼科医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