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人物多是疽发背而死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历史上,谈及重要政治人物的死因,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有很多人都是“疽发背而死”,这难道仅仅是历史的巧合,其背后有哪些隐秘曲折的细节

(一)何为疽发背

“疽发背”在《刘涓子鬼遗方》内有记载:“凡发背,外皮薄为痈,皮坚为疽”,这就是疽发背的病名来源。实际上,从现代西医的观点看,就是背部急性蜂窝织炎,引发坏死性筋膜炎,并发脓毒血症,并感染中枢神经。

此外,在中医早期典籍《灵枢·痈疽》中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

按中医理论看,其病因有三:

①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所致;

②房室不节,劳伤精气,以致肾水亏损,火邪炽盛;

③平素恣食膏粱厚味,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

纵观中国历史,“疽发背而死”的历史名人中,大家最熟悉的当属范增、宗泽和徐达,巧合的是,他们的死亡背后,可能都有着一段隐秘曲折的历史细节值得探究。

(一)谋士范增

先看原文记载:

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范增是西楚霸王项羽帐下的第一谋士,刘邦谋臣陈平使用离间计离间了项羽与范增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项羽猜疑范增谋反,而范增在不被信任后选择离开楚营,在离去的路上“疽发背而死”。

注意看,“范增大怒”可能正是犯病的诱因,因为在之前我们谈及的原因中,“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所致”简单理解就是,怨气或怒气不顺,会化为火毒郁结于背部发疮。

(二)名将宗泽

另一个比较有名的病人,是南宋名将宗泽,建炎之初,金人掠夺东京开封而去,宗泽为东京留守,负责东京的防御。宗泽招募各路义军达20万人,积极准备北伐,上书宋高宗赵构《乞回銮殿疏》,劝赵构回东京,以求恢复故国。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

但是赵构担心金兵再次入侵东京,于是行在便越搬越远,直搬到扬州去了。宗泽为此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连呼三声“过河”而死。可以看到,宗泽的犯病,其实和范增是极为类似的,长期的气恨难平之下,极容易引起这种病症。

(三)大将徐达

相比于前两人,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死因就更加值得玩味。洪武十七年,镇守北平的大将军徐达背生痈疽,朱元璋遣其长子徐辉祖赴北平诏令回京,命太医医治。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发医治无效驾鹤西去,享年五十四岁,明廷上下无不为之悲怆。

徐达死时正当壮年,且在北平病发后稍有痊愈,而后归京治疗竟又病情加重最终不治身亡,结合后来朱元璋铲除功勋旧将的行为,后人对徐达死亡的原因无不产生极大的怀疑。其中关于朱元璋送“发物”蒸鹅致使徐达病重的野史传说就极为有趣。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的一本野史笔记《翦胜野闻》之中,说是当徐达被召还归京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逐渐康复,而朱元璋听闻后却下令将一只蒸鹅赐给徐达,徐达见烧鹅后痛苦无奈之下只能进食,事毕便病发身亡。

(四)孟浩然

且不说烧鹅到底是不是发物,毕竟,在传统医书最为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莫此为甚,火熏者尤毒。”然而《饮膳正要》以及《随息居饮食谱》中均认为鹅肉性温平,与葛根类似,补虚益气。

仅从以上我们总结的三个发病原因看,饮食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由于饮食而犯病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这种由于饮食引起的脾胃失调,中医称之为“消渴症”,其实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在开元二十七年,孟浩然背疽发作,就辞职回襄阳养病,忌口养生,活了大半年。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来襄阳,孟浩然安排宴席给王昌龄接风,大快朵颐,食鲜疾动,疽发而卒,终年五十二岁。

(五)其中隐喻

其实,从以上几个比较著名的历史人物发病史看,主要有两个重要诱因,一部分是忧患意识太重引发的,一部分则是消渴症引发的。而关于疽发背这种病症,根据《疮疡经验全书》:“发背又分上发背,中发背,下发背。”

上发背,疽发于背部第七颈椎部位,在后脖子的大椎附近;中发背,疽发于背部中心,又名对心疽;下发背,疽发于腰部命门穴,又名对脐发。

其中尤以脊柱发生的背疽最为恐怖,不但会并发脓毒血症,还会直接感染脊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这种病,在《默克家庭医学手册》说,一旦患脓毒血症,即使在现代医疗条件下,仍然有15%的死亡可能性。

但放在古代,基本就是绝症了。正因为如此,很多历史人物之死被冠以“疽发背”,不得不说可能存在着一种隐喻:

气愤郁结而不能舒缓、怨恨漫溢却无法发泄。就相当于背上长了一个疮,明明知道它是一个毒疮,会要人命,但因为长在背上,挠也挠不到,也不好根治,只能任由其毒害躯体。

背疽发作而死,强调更多是死前的精神状态。是对“大怒”、“愤恚”、“忧愤”等抽象情感的具象化描写,这一疾病折射的,可能正是此人在政治上失势或斗争失败,早已经超出了疾病的范畴,药石无医,空留余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