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医院网站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8596237.html译者按:本文来自StatPearls,其中的文章不能完全称为科学论文,更接近一种百科或科普的性质,作者和编辑不保证信息是完整的或准确的,鼓励读者在多个参考文献中验证内容和问题。这篇文章对Ommaya装置进行了介绍,有些描述不够准确,也不符合我国的诊疗现状,仅供大家参考。
介绍
Ommaya装置是一种用于反复进入鞘内间隙的脑室通道装置。这个装置是以它的发明者---巴基斯坦神经外科医生阿尤布·汗·奥玛亚(AyubKhanOmmaya)于年命名的。虽然最初的设想是将抗真菌药物输送到脑脊液(CSF),但该设备目前通常用于化疗药物中枢神经系统(CNS)输送和CSF取样。Ommaya装置已取代多次鞘内注射(通过腰椎或枕下穿刺)给药抗肿瘤药物。该设备可以在不进行腰椎穿刺的情况下反复给药,可以采集脑脊液进行剂量滴定,并提供一致的鞘内药物浓度。
几十年来,Ommaya装置是通过徒手技术置入的。如果不存在脑室扩大,准确定位往往是困难的。多次尝试通过大脑皮层可导致并发症,如出血、颅内感染和癫痫。CT技术辅助对小或正常大小的脑室进行立体定向植入Ommaya装置形成了未来神经导航技术的基础。此后,脑室导管置入经历了一次大变革,得益于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和神经导航的进步,如光学跟踪无框架立体定向方法,电磁跟踪,不定位跟踪、荧光辅助、超声引导下和内镜指引植入。
解剖学和生理学
Ommaya装置包括一个脑室导管和一个位于头皮下的圆顶状可折叠硅胶储液器端口。导管远端手术放置在同侧脑室前角,近端连接到储液器。
对于这一操作的前提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是熟悉脑室造口技术。额角脑室造口术是最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之一。理想的脑室切开术的目标是前角的中心。Kocher将脑室切开术的起始点描述为“距中线2.5cm~3cm,中央前裂前3cm”。文献中推荐的入针点为距中线1.5cm~4cm,距鼻窦后10cm~12.5cm(冠状缝前1cm~2cm)。尽管在文献中有许多关于Kocher观点的定义,但控制进入部位的共同原则包括避免伤害矢状窦、桥静脉、基底神经节、额叶眼区和运动皮层。现在,Kocher’spoint被更好地描述为一个入口点,距离鼻尖上后侧11cm,中线旁开3cm平行瞳孔中线,冠状缝前方1cm至2cm。矢状面推荐的轨迹是向下向后,以外耳道或耳屏前方1~1.5cm为目标。在冠状面,目标从垂直穿刺到对侧的内眦,鼻窦,或同侧的内眦。最有力的穿刺点和轨迹和最高命中率遵循3-2-1规则,即在中线外侧3cm、冠状缝前方2cm处以对侧内眦和耳屏前1cm为目标进针。
适应症
Ommaya装置可用于鞘内药物注射、脑脊液抽吸或肿瘤囊液抽取等多种操作。主要症状如下
01
对颅内肿瘤及侵及颅内的血液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鞘内化疗药物
02
使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复发性脑膜炎
03
长期脑脊液引流术治疗婴幼儿脑室出血
04
肿瘤囊液的长期引流,如不适合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
05
阿片类止痛药的鞘内使用
06
对颅内肿瘤及侵及颅内的血液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鞘内化疗药物
禁忌症
①头皮感染
②脑脓肿
③之前已知对硅胶过敏
操作技术
准备好手术部位,并在无菌措施下覆盖。在进入点处做一个略大于Ommaya储液装置直径(3.4cm)的倒U形头皮切口。切口中心覆盖于Kocher点,位于中线外侧3厘米,冠状缝前方2厘米处。打一个骨孔,然后做十字硬膜切开术。皮质表面进行最小双极电凝。避免任何表面血管做一皮质切口。图像导航可以显著提高目标点的精度。将带有光学跟踪器的穿刺针注册到图像制导系统中。置入的轨迹是通过图像制导系统规划的。如果徒手放置,插入轨迹垂直于颅骨或外耳道前1-2cm的冠状面,并指向对侧内眦。进入脑室可以通过突破感和脑脊液流动来识别。导管沿脑针轨迹插入。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估计导管长度(在颅骨内表测量时,导管长度约为5cm-5.5cm),用丝线将管道固定在储液器底部。这段长度允许导管尖端靠近侧脑室前角的底部。导管的正确放置可以通过图像引导系统进行验证。颅周皮瓣重新放覆盖在储液囊上并缝合。头皮分两层缝合。用印墨在皮肤上做标记可以用来识别储液囊的正确位置。术后,进行头部CT扫描,以评估导管的放置和任何出血的证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