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链接
往期课件链接欢迎收藏
肝吸虫病CT、MRI诊断
生殖管道发育异常
胰腺基本病变:影像与病理
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影像诊断
肝脏弥漫性病变丨含铁血*素沉着症、地中海贫血
肝脏弥漫性病变丨局灶性脂肪浸润
小儿急性阑尾炎丨CT表现及分级
卵巢及其囊性病变
子宫内膜疾病的MRI诊断及鉴别
炎症性肠病的影像诊断与评价
余日胜教授《胰腺囊性肿瘤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的腹膜后占位诊断及鉴别诊断
胆管细胞癌——从临床到影像
腹膜假性黏液瘤(PMP)影像表现
影像科碘对比剂输注安全专家共识
多参数MR成像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
肝脏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子宫平滑肌瘤MRI诊断
胎儿肠梗阻的MRI表现与分析
如何选择影像(CT、MR、DR、US)检查
CT伪影产生机制及图像表现
MR对比剂的应用须知
隐匿性消化道出血影像学诊断
MR对比剂的应用须知
肠系膜肿瘤CT诊断
浸润型肝细胞肝癌
卵巢无性细胞瘤影像诊断
小肠肠壁增厚丨CT小肠造影征象和诊断
腺性膀胱炎
肾上腺腺瘤影像表现
睾丸肿瘤病变MR诊断
胰腺淋巴瘤影像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
脾脏相关疾病回顾
卵巢透明细胞癌影像诊断
小肠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丨CT的价值和限度
腹盆腔血管钝性创伤CT表现
肝岛的影像学表现
氯胺酮相关性肝胆、泌尿系统损害的CT诊断
腹内疝影像诊断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腹膜后区”含脂肪类肿瘤ddx
StepandStep:HowtoStudy
*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食管病变2例(急性蜂窝织炎和粘膜下血肿)
儿童腹膜、网膜及肠系膜实性肿瘤的影像与病理对照
18种胰腺肿瘤,您掌握了吗?
主动脉壁内血肿影像学新概念(附结构式报告模板)
卵巢透明细胞癌影像诊断
精囊腺疾病的影像学征象分析
胰腺癌丨肿瘤与血管的关系丨CT表现
柳澄讲坛丨正确认识CT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价值
胰腺病变的MRI诊断思路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影像医生
肾脏大B细胞淋巴瘤
敢于质疑,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MR易误诊为前列腺癌的良性影像表现:影像病理相关性
多房囊性肾瘤影像诊断
流空效应,严重被低估的MRI效应
窗技术,一个尚未广受重视的技术
肾脏囊性病变的CT诊断
胰头局灶性脂肪浸润的影像学表现
膀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女性附件扭转MRI的表现
专题丨肾脏实性肿瘤的MR鉴别诊断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丨影像表现(CT、MRI、PET-CT)
来源:熊猫放射
卵巢交界性肿瘤
(borderlineovariantumor,BOT)
是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具有恶性潜能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占所有卵巢上皮肿瘤的10%~15%,以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OT)和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OT)最常见,其中S-BOT约占50%~65%,M-BOT约占35%~46%。
serousborderlineovariantumor(S-BOT)
mucinousborderlineovariantumor(M-BOT)
主要观察内容:
(1)肿瘤部位、大小、边界;
(2)类型(囊性、囊实性);
(3)分房数目(单房、双房、多房);
(4)肿块中软组织形态(囊壁、间隔增厚,结节、团块状突起,地图样);
(5)软组织成分强化程度;
(6)囊液均质性及平均密度;
(7)有无钙化及出血;
(8)伴随征象(种植转移、腹腔积液)。
卵巢M-BOT可能为卵巢黏液性癌的癌前病变,发病年龄轻、期别早、及时治疗预后好;而S-BOT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组织起源,它不是卵巢浆液性癌的癌前病变。目前对于BOT尚缺乏特异性确诊方法,术中冰冻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诊断BOT非常重要,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有限。
对于BOT的治疗目前广泛认为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而肿瘤的FIGO分期、微浸润、腹膜种植与预后密切相关。
CT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手术分期(肿瘤体积测定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及随访;如对于S-BOT伴浸润性腹膜种植患者不宜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女,21岁。右侧卵巢S-BOT。盆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囊液密度较均匀,软组织成分呈不规则地图样分布,增强后软组织呈明显并延迟强化,平扫及三期增强CT值分别为35HU、57HU、66HU、72HU;病灶左侧可见盆腔积液。
女,42岁。右侧卵巢S-BOT。边缘清楚的双房囊样肿块,囊壁见微小结节状突起,囊液均质。病理(HE×40)可见多发乳头结构,表面被覆多层上皮细胞。
女,39岁。左侧卵巢M-BOT。盆腔内较大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囊液均质,囊壁软组织不规则增厚,增强后软组织呈中度并延迟强化,平扫及三期增强CT值分别为78HU、91HU、97HU、99HU。
女,27岁。左侧卵巢M-BOT。盆腔内巨大多房囊实性肿块,囊液不均质,囊壁及间隔增厚并见强化血管。病理(HE×40)可见多发囊腔与腺体,被覆复层增生的黏液上皮。
CT鉴别诊断价值
形态学特点
S-BOT的最大径明显小于M-BOT,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后者病灶内黏液分泌更旺盛有关;
S-BOT相对M-BOT易出现伴随症状,使得其能更早得到诊断。
S-BOT主要以单房、双房为主,而M-BOT以多房为主,该特点与卵巢其他浆液性/黏液性肿瘤特点一致。M-BOT中50%的病灶具有蜂窝子房的特点,考虑原因是黏液性肿瘤细胞分裂更活跃,可以产生更多的腺体及囊腔。
表现为囊实性肿块的S-BOT中的软组织成分主要呈地图样分布,无法确切测量其厚度;以结节、肿块形式出现次之,原因可能与S-BOT中存在大量的乳头状结构及卵巢基质的留存有关。M-BOT内的软组织成分以间隔及囊壁增厚的形态为多见。
密度及强化特点
S-BOT中囊液均质性较高,而M-BOT囊液均质性较低,还与二者分房特点相关联。M-BOT以多房多见,不同囊腔之间密度差异较大,该征象可能与病灶内各囊壁的黏液上皮分泌旺盛程度不一有关。
M-BOT病灶内可测量的软组织平扫密度高于S-BOT,增强后各期S-BOT的强化率均高于M-BOT,考虑原因是S-BOT中血管含量较M-BOT更丰富。二者均呈现出延迟强化的特点,推测与二者的软组织成分内纤维含量均较多有关。
伴随情况
大约有20%~46%的S-BOT出现盆腹腔浆膜及网膜表面的种植。在CT上肿瘤境界均显示不清楚,腹膜多呈结节增厚样表现,部分转移灶可见钙化。
卵巢外种植是影响BOT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切除种植病灶可改善预后,因此术前判断S-BOT可提示临床注意切除种植病灶。
小结
S-BOT与M-BOT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病变有无分房、囊液均质性、肿块内软组织形态及其强化特点以及有无种植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以上内容整理自:
感谢大家对熊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