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蜂窝织炎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淋巴水肿,一个需要被重视的慢性疾病 [复制链接]

1#

淋巴系统的介绍

淋巴系统——人体的第二套循环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此外,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淋巴系统中的淋巴液是无色透明的,内含大量的蛋白质,淋巴管起自组织间隙的毛细血管,它吸收组织液形成淋巴液,通过:输入淋巴管——淋巴结——输出淋巴管——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左锁骨下静脉(或右锁骨下静脉),将淋巴液输送入血液系统,完成淋巴液的循环。上肢及下肢的淋巴循环途径如下:

淋巴流动缓慢,流速是静脉的1/10。远近相邻两对瓣膜之间的淋巴管段构成“淋巴管泵”,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瓣膜的开闭,推动淋巴向心流动。淋巴管周围动脉的搏动、肌肉收缩和胸腔负压对于淋巴引流有促进作用。运动和按摩有助于改善淋巴引流功能。如果淋巴引流受阻,大量含蛋白质的组织液滞留,可导致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

一、定义

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组织水肿。癌症治疗,如放射治疗和淋巴结切除,导致淋巴机能不全,从而影响淋巴的吸收和转运,可能会发生淋巴水肿。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

原发性淋巴水肿:如先天性的淋巴发育不全、淋巴发育低下等;

继发性淋巴水肿:如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手术、放疗、恶性肿瘤等。

2.根据水肿程度分类,可分为:

1级(轻度水肿):涉及远端如前肢和手或者下肢和足,患侧与健侧周长的差异小于4cm,其他组织改变尚未出现。

2级(中度水肿):涉及整个肢体或躯体的对应象限,患侧与健侧周长差异为4-6cm,组织改变,如出现凹陷性水肿。患者可发生丹*。

3a级(重度水肿):淋巴水肿出现于一条肢体及其相应的躯干象限,患侧与健侧周长差异大于6cm,有明显的皮肤改变,如有角化或角化病、囊肿、瘘管,另外,患者可反复发生丹*。

3b级(大水肿):症状与3a级相似,但有两条或更多肢体受累。

4级(巨大水肿):亦称为象皮肿,在此期的淋巴水肿,由于淋巴管道几乎完全堵塞,受累肢体庞大,象皮肿也可累及头和脸部。

三、分期

1.国际淋巴学会淋巴水肿分期将淋巴水肿分为4期:

0期:潜伏或亚临床期,尽管淋巴运输受损,在出现明显水肿前,这种状况可能存在数月或数年;

1期:组织液淤滞的早期,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与静脉水肿相比),水肿随肢体抬高而消退,可凹性可能存在;

2期:早期可凹性存在且抬高患肢后无法消退,后期出现组织纤维化,可凹性可存在或不存在;

3期:淋巴液淤滞,象皮肿,出现营养性皮肤变化,脂肪沉积,疣状皮肤增生。

2.按照LENT-SOMA标准分为3期:

I期:轻度(2cm肢体周径增加4cm);

II期:中度(4cm肢体周径增加6cm);

III期:重度(肢体周径6cm)。

四、特征性临床表现

(1)慢性起病,一侧或双侧的上肢或下肢出现无颜色改变、无痛性的水肿;

(2)皮肤的温度大致正常,发病的最初阶段皮肤柔软,排汗功能正常,检查时在踝部、足背、手背有明显可凹陷性压窝;

(3)随着病程的发展水肿逐渐加重,肢体增粗,皮肤渐至变硬,指压后没有指痕;

(4)Stemmer征:是普遍认可的淋巴水肿的特异性体征,即用拇指和示指捏起被试的手指或足趾根部皮肤,若可以提起皮肤,则Stemmer征为阴性;如难以捏起皮肤则为阳性;

(5)pitting征:是另外一种常用的淋巴水肿筛查体征,即用手指指腹持续用力按压肿胀部位10s左右,松开手指会在肢体留下暂时性凹陷,一般处于淋巴水肿Ⅰ级后期或Ⅱ级早期的患者会表现出pitting征;

(6)因局部组织抵抗力低下,水肿组织易感染而产生淋巴管炎和蜂窝组织炎等并发症。

五、诊断

淋巴水肿会导致患肢出现肿胀、纤维化和脂肪沉积,肢体畸形,频发淋巴管和周围组织炎(丹*和蜂窝织炎),甚至败血症,合并静脉疾病时,可形成难以治疗的慢性溃疡,还可能发生恶变,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常用检查手段如下:

1.体积分析:圆周测量,包括臂围测量法、水置换法、Perometer等[1]。

2.通过分析淋巴水肿肢体的体液成分,间接评价肿胀程度的生物电阻抗分析设备(bioimpedancespectroscopy,BIS)。

3.淋巴管造影、淋巴管核素扫描(emissio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